日前,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北赛区比赛举办,很多作品与治未病有关;10月9日,国家卫健委召开新闻发布会提醒公众,寒露时节需重点防范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及秋季情绪问题……这些活动,正推动百姓健康管理从注重治已病向注重治未病转变。
近年来,河北省众多医疗卫生机构,通过多元实践,将守护健康的关口不断前移,防范疾病风险,守护群众健康。
10月14日,高楼中心卫生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邢畅(右)正为一位患者进行诊疗。 高楼中心卫生院供图
通过中医干预,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
“要没有你们的提前干预,后果不堪设想。”
10月14日9时许,廊坊市三河市高楼镇,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在高楼中心卫生院中医科复诊时,对主治医师邢畅说。
几天前,这位老人路过该卫生院,虽然身体无明显不适症状,但还是顺便找邢畅测了一下血压,数值为180/110毫米汞柱。
“您血压已经达到了高血压三级的标准,属于极高危。”征得老人同意后,邢畅根据他的具体情况,立即采取耳尖放血、耳穴压豆等疗法进行干预,并让他吃了降压药。约20分钟后,老人血压降了下来。这位老人已患高血压20多年,这次复诊,他的血压为135/90毫米汞柱,基本达到正常范围。
“天气忽冷忽热,稍不注意,血压可能就上去了。”邢畅提醒这位老人,按时吃药,注意保暖,学会自我血压监测,每3到6个月,最好到医院做复诊,如果生活中突然出现了明显的胸闷和头痛,或者视物模糊等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在家扛着。
“中医一个重要理念在于治未病,在疾病还没发生的时候,就提前调理,防患于未然。”邢畅告诉记者,广义上的治未病还包括患病后通过中药汤剂、针灸、调养等干预手段防止病情恶化、避免疾病痊愈后复发,也就是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当前,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长期疲劳、失眠多梦、免疫力下降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干预,可能发展为器质性疾病。
10月14日10时许,一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前来就诊。这段时间,她总是失眠,夜里辗转反侧,每天仅能睡三四个小时,还伴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情况。
经过中医望闻问切四诊,邢畅判断她为气血不足、心脾两虚,开了健脾养血安神的中药方剂调理。邢畅叮嘱她,除了吃药,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亚健康状态才能逐步改善。
“我们以中医药治疗和针灸理疗为特色,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根据病症运用中医中药和不同手法、不同针具及现代康复理疗设备,对人体经络进行刺激,开展了针刺、拔罐、放血疗法、中草药调理等疗法,更好地发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作用。”该院院长孙晓新介绍。
此外,该院医护人员每月两到三次下乡或到社区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开展义诊活动,让群众深刻理解慢性疾病形成的原因,培养他们定期体检、规范治疗与自我监测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综合健康管理,实现疾病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
10月14日,因为体重增长快、身体感到不舒服,张女士到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动健康综合门诊复诊。
运动健康指导师井东元根据她的体脂率和心肺功能等检查结果,建议运动时心率每分钟控制在100次至120次之间,可选择骑自行车、快走、超慢跑等方式进行锻炼,同时要节食。
今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运动健康综合门诊开诊,包括心血管运动健康、成人肥胖运动健康、儿童运动健康、营养与运动健康、运动康复等多个专科门诊。
“治未病,不是医院某一个专业科室能够独立完成的事情,我们的门诊在设计之初就整合相关专业多学科共同参与出诊,根据患者情况,给出相应诊疗、饮食和运动方案。”该院健康管理部主任王倩介绍,运动健康综合门诊不仅为肥胖、超重、慢性病及高危人群提供科学干预和防治建议,还通过体医融合的方式,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引导居民健康饮食、科学运动,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健康管理过程。
“我们开发了小程序,根据居民录入的相关健康信息,生成管理计划。医务人员会定期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提供健康随访管理和干预指导。”王倩说,以此实现对疾病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早治疗、早管理,让大家管理好自己的健康,快乐享受生活。
优质健康科普,持续提升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演讲、脱口秀、情景剧、小品、相声等作品,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疾病预防知识讲给群众;视频类作品《让病毒狂不起来》,将狂犬病专业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动漫结合,让人一看就懂……日前,省疾控中心主办了2025中国健康科普大赛河北赛区现场比赛,得到社会各界热烈响应。
“今年收到参赛作品723部,较去年翻了近一番,参赛者以科学的态度、原创的精神、通俗的语言和有趣的形式,广泛传播健康知识。”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程蔼隽介绍,通过比赛,不仅能提升疾控人员健康科普能力水平,还能推动科普成果转化。
真实可信、权威可靠的健康科普,是守护公众健康的重要防线。
该所先后起草印发健康科普宣传工作要点和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与传播管理办法,明确年度科普宣传重点任务,规范健康科普发布流程,推动健康科普工作迈向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
此外,他们组建了健康科普专家库,与媒体合作,搭建权威健康科普平台,及时辟谣、释疑、解惑,传递准确、权威、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今年已审核发布健康科普作品90余篇。
普及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是健康科普的重要一环。
该所通过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深入社区开展讲座等方式,普及免疫规划、科学补碘、饮食营养、烟草危害等健康知识,倡导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培养居民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今年以来,该所发布微博健康科普知识346篇,累计阅读量约111万人次;制作抖音科普短视频47部,总阅读量53052人次;举办微信答题活动,累计答题超过107万人次,持续扩大健康科普覆盖面。(采集:卢秋月、骆翠翠 编辑:金婵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