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更温暖 更专业——河北医大一院联合高校不断提升社工志愿服务[ 2025-10-20]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4791

秋雨连绵、气温骤降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却处处透着温暖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实习生,怀揣着对医务社会工作的憧憬对患者的关怀,正式进驻医院社工服务站,开启为期9周 “沉浸式” 实习。

 

五名社工实习生携爱报到,社工站赠送精美文创书包

 

当大多数医院对“医务社工”感到陌生时,医大一院便在河北省率先设立了社会工作部,并同步挂牌全国首个“医务社工实践基地”,致力于成为该领域的“开拓者”与“示范田”。此后,医院围绕人文关怀建设与医务社工专业发展持续发力,在医院党委领导下,宣传部积极践行“两个一切”理念,不断夯实人文服务基础。

 

近年来,医院携手高校推进“医校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持续深化协作模式,以社工服务站为实践载体,实现了社工专业学生成长与医院人文服务提升的双向共赢。已有来自中央民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石家庄学院等高校的社工专业学生,通过这一平台深入临床一线,将课本所学的专业知识转化为实务工作的具体行动。

 

从门诊的“移动的活地图”,到儿科的“游戏魔法师”;从急诊科的“危机稳定器”,再到骨科的“资源链接者”...... 医务社工工作没有固定“剧本”,唯有“因人施策”的精准赋能。

 

社工志愿者在儿科陪小朋友互动做游戏

 

在专业社工引领与规范管理下,医院的社工与志愿者工作不仅赢得服务对象的口碑,更在更广阔的舞台上获得了来自媒体、行业与学术界的三重认可,形成了从实践到影响、再到理论创新的良性循环。

 

医院宣传部以“志愿蓝”为核心,打造特色故事与模式,突破医院物理边界走进公众视野。医院短视频平台的“志愿蓝”主题合集总浏览量近百万次,相关工作连续多年获得国家级、省级主流媒体的重点报道。这些报道既是对志愿者爱心奉献的记录,更是对医院探索“专业社工+志愿者”模式的深度认可与广泛传播,逐步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社会品牌。

 

媒体的关注源于实践的深度。 将此影响力转化为经得起行业检验的标杆,是医院持续深耕的目标。凭借深耕实践与创新突破,2022年,医院“医路同行—医务社工志愿者服务队伍”荣获河北省卫生健康系统优秀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医院《“时间银行”让志愿服务更具活力》案例,获评第十三届中国社工联合会“年度最美医务社会工作者·示范项目”;2024年,在第五届健康中国创新传播大会斩获两项全国殊荣,同年,作为省内唯一医疗单位获评河北省妇联“五个十”先进典型。2025年,在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一地一品”特色品牌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优秀案例”。这些荣誉是行业权威对医院医务社工工作服务模式、管理成效与社会价值的“金标准”认证,标志着此项工作从“有影响力”迈向了“有示范性”,成为省内名副其实的实践高地。

 

全国首个博爱社工服务站在河北医大一院揭牌启用

 

河北省社科联专项课题结项证书

 

真正的专业化,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前沿的思考。宣传部主动承接河北省社科联专项课题,并将丰富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学术成果。近日,该项课题已顺利通过结项评审。 这不仅意味着医院医务社工工作模式获得学术界高度认可,更标志着医院完成了从“实践探索者”到“理论贡献者”的关键跨越,为全国医务社工与志愿者服务领域发展,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河北省公立医院样本”及理论支撑。此外,医院医务社工参与编写的《儿科医护联合医务社会工作人文关怀创新模式探索与实践》,还成功收录于中华护理学会权威人文护理案例集,进一步印证了医院在医务社工理论与实践融合领域的专业实力。

 

为进一步规范建设、夯实品牌基础医院宣传部主动发力,积极推进院校多维度合与石家庄学院签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共建协议,为常态化人才培养与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今年6月医院宣传部创新策划 “志愿服务宣讲进校园活动,在河北师范大学成功举办首次宣讲 —— 通过分享实务案例、解读医务社工价值,让更多高校学子了解医务社工与志愿服务领域,激发参与意愿与服务热情

 

志愿服务宣讲进校园活动现场

 

依托医校合作优势,医院逐步完善了医务社工与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 —— 从服务流程到考核标准,从培训机制到岗位规范,让社工与志愿者工作从“经验化”走向“标准化”。在此基础上,医院医务社工志愿者队伍规模与服务质量实现同步提升。截至目前,社工志愿者总注册人数已突破3200人,其中高校学生志愿者占比高达 70% ,形成以社工站为基地,高校学生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梯队并逐渐成为医院人文服务的重要力量。

 

从散兵游勇到精锐之师,从热情驱使到专业引领专业社工的介入,让医院志愿服务实现了质的蜕变。未来,医院将继续优化与院校协同机制,推动宣讲团走进更多高校,吸引更多青年人才加入医务社工与志愿者队伍进一步规范服务体系,持续擦亮“医大一院医务社工与志愿服务”特色品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具专业、更有温度的医疗健康服务!(采集:文静、王保中  供稿: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作者:薛雨轩、王艳  编辑:李一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