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副部长王嘉毅在回答媒体提问时说,学生身心健康是每个家庭的热切期盼,也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目前,全国学生总体近视率和五年前相比有所下降。
王嘉毅介绍,教育部近几年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着力强化五育并举的各项举措,着力破解“小眼镜”“小胖墩”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在深化近视防控方面,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实施了“近视防控光明行动”。抓牢幼儿园和小学这个关键阶段,抓住电子产品使用这个关键因素,同时抓好学校采光照明这个关键条件,细化学校日常管理。
王嘉毅介绍,“十四五”期间,教育部实施了“学生体质强健计划”,推动各地增加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和大课间,推动课间活动由原来的10分钟延长到15分钟,落实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2小时要求。现在全国各省都在强力推动这些举措。同时,广泛开展班级联赛,改进体育中考,丰富学校体育的“运动菜单”,根据学生兴趣、锻炼条件,把“菜单”进一步丰富,激发学生锻炼热情。“从目前监测情况看,近几年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总体水平稳中有升。”王嘉毅说。
另外,教育部还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中小学校园餐专项整治,制定校园食品安全指引,规范了食材采购、验收、加工、售卖等等关键环节,组织了从业人员培训,对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同时还改善食堂的硬件条件,推动中小学普遍成立了膳食监督家长委员会,严肃查处了一批校园食品安全事件。
教育部还实施了“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和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形成了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各方协同合作的工作合力。社会各界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了,学校工作体系进一步健全了,部门协作机制也进一步完善了。(采集:王艳东 编辑:金婵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