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秋季心血管病高发 国家卫健委:防护必须针对“温差”[ 2025-9-24]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3545

今天,国家卫生健康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马文君介绍,秋分时节,我国北方地区普遍呈现“秋高气爽,昼夜温差大”的典型气候特征。一日之内的温度波动可能超过10℃。对我们身体的调节能力,尤其是心血管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化时,人体的血管会随之收缩与舒张,不仅会增加心脏负荷,更易引起血压的波动。对于已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种血压波动会显著增加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的发生风险。

因此,我们的防护策略必须针对“温差”这个特点。一是注意动态保暖,“洋葱式”穿衣,建议采用多层、薄款的穿衣方式,便于根据一天中温度的变化随时增减衣物,维持体表温度的相对稳定。尤其要保护好“头、颈、背、足”等容易受凉的部位,避免血管因突然的刺激而痉挛。二是重点关注“清晨血压”,季节交替和温差大的时期,血压最易波动。平时服用降压药物的患者要注意规律用药,建议要加强清晨血压的测量,早晨起床后1小时内、排尿后且服药前进行血压测量,这是评估血压控制情况的“黄金窗口”。一旦发现血压持续升高或波动过大,应及时咨询医生,科学调整用药方案,确保血压全天的平稳。三是注意择时运动,并充分热身。选择一天中温度适宜的时段进行户外锻炼,运动前充分热身,让心血管系统有一个充分的“启动和适应”过程,运动强度以身体微微发热、不出大汗为宜,避免运动后受风着凉。简单来说,防护的关键在于:保暖莫受凉、血压勤测量、用药不能忘、运动适为佳。(采集:王艳东、张迪  编辑:金婵  来源:新华网)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