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构建全域防控新格局 聊城“四维发力”筑牢病媒防制防线[ 2025-9-19]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1958

 面对夏秋季病媒生物易孳生问题,聊城市创新构建“政策引领、机制创新、技术赋能、全民参与”四维协同治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资源整合、技术支撑、社会动员深度融合,实现病媒生物防制从阶段性整治向长效化治理转型。截至2025年8月,全市蚊蝇密度同比下降63%,人居环境品质和市民健康素养水平同步显著提升。

制度保障,构建高位统筹治理格局。市委书记专项批示“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彻底规范消杀,消除卫生死角,减少病媒孳生地。”市委、市政府构建“主要领导抓总、分管领导牵头、部门协同推进”格局,实施“党委领导、三级联动、闭环督导”机制,将病媒生物防制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考核指标,配套出台基层病媒生物防制工作提升方案、汛期病媒生物应急防控预案等规范性文件,细化环境治理、物理防控、集中消杀、宣传教育等4类28项任务清单;设立年度财政专项基金300万元,用于设备采购、药物储备和人员培训;组建由疾控专家、消杀技师组成的200人专业队伍,按行政区域分片区落实“责任包干、划片到人”制度;对布雷指数较高的县(市、区)专项督导,建立问题、整改、复核“三张清单”,累计开展专项督查45次,整改问题隐患860个,构建起“部署-执行-反馈”的管理闭环。

多元共治,创新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卫健、城管、教育、市场监管等17个部门职能资源,打造“信息共享、联合执法、应急响应”三大协同平台。针对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病媒高发重点区域,开展“清积水、除垃圾、防孳生”百日攻坚专项行动,创新“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溯源”工作模式,累计清理卫生死角2.3万处,清运垃圾6000余吨,消除孳生环境1.2万个。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重点强化餐饮单位、食品加工企业等场所的防蝇防鼠设施检查,设施合格率达98%以上。实行“社区自行排查、疾控专家检查、爱卫中心抽查”监督机制,累计开展联合执法行动56次,有效遏制重点区域病媒孳生反弹势头。

精准防控,实施技术赋能攻坚工程。综合分析447个居民小区、9个农贸市场的孳生地分布、人流密度、季节变化等因素,精准制定差异化防制方案,老旧小区侧重“积水清理+毒饵站布设”,农贸市场侧重“垃圾清运+防蝇灯安装”,实现主城区重点区域“零死角”覆盖。在5-9月蚊蝇繁殖高峰期开展药物集中消杀,每月进行2次集中药物喷洒,对下水道、积水区域等重点部位投放灭蚊幼剂,累计消杀面积达100余平方公里。举办专题培训班73期,覆盖市县乡三级工作人员5000余人次,系统讲解孳生地识别、药剂规范使用等知识;定期赴基层开展现场指导,解决老旧小区消杀不彻底等实际问题23个,推动防控工作从“经验化”向“专业化”转变。建立消杀药品“采购-储存-使用-回收”全流程台账制度,统一审核药品资质,确保用药安全有效且无环境残留。

共建共享,培育全民参与良好生态。打造“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开设“爱卫践于行”“健康聊城”电视专栏,刊播108期,制作科普短视频38部,全网播放量超300万次;开展“健康直通车”进社区活动80场,覆盖居民12万人次。实行“病媒生物防制积分制”激励机制,市民通过参与社区环境整治、报送孳生地信息等行为累计积分,可兑换生活用品,带动20万人次参与。培育病媒生物防制志愿者队伍136支,在社区设立宣传点200余个,建立“楼栋长-社区网格员-专业队伍”三级响应机制,分别落实初查上报、核实协调、处置反馈任务,大幅缩短问题响应时间。将病媒生物防制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编印发放《病媒生物防制科普手册》20万册,推动健康理念走进校园、家庭,形成“人人知晓、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病媒生物防制良好局面。(采集:张迪、卢秋月  编辑:金婵  来源:闪电新闻)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