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医者父母心 师者领航人——记河北医大一院普外学科主任李中信教授[ 2025-9-10]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10375

 

医者父母心  师者领航人

   ——记河北医大一院普外学科主任李中信教授

他,用手术治愈身体,用教导点亮心灵。

“同学们,外科的发展历程,是一部人类与创伤、感染和疾病不断抗争的创新史,而贯穿其中的核心观念就是无菌术”9月9日上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示教室里座无虚席,普外学科主任李中信教授正在为医学临床专业的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在授课中,将基础经典理论与临床救治案例相结合,把高深的专业知识讲得生动有趣尽管这些课他已经讲了很多遍了,但每次开课前,他还是习惯关起门来,认认真真地备课,不落下每一个细节。并且结合最新的临床经验与这届学生的特点,修改自己的教案,让学生愿意听、听得懂、有收获。

“作为一名刚接触临床的医学生,我觉得非常幸运,能由李老师这样经验丰富的大家,带领我们走进这门重要而神奇的学科。”上完课后,一位学生颇有感触,“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认识到无菌术等重要基础理念始终是外科学习的基石,以后我一定扎扎实实把基础打好,绝不含糊!”

“治病救人、传道授业,医生老师双重责任。”大学的教学医院中,李中信许多临床医生一样,肩负着“医者”与“师者”两个方面的使命。仅要救死扶伤,潜心钻研,还要教书育人,将最前沿的医学知识和诸多临床经验传授给青年医生。

“接触的患者越多,越了解患者的疾苦,越能感受到个人时间和力量的有限性。正因如此,没有人才培养,医学发展便后继无人。”李中信在他看来,医学的边界和生命的脆弱,恰恰凸显了传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必然需要更多的付出与责任,为此,他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节假日,整理自己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并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让一批青年老师脱颖而出,团队教学水平迅速提高。刘擘、张兴在全省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二等奖,马建伟获得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他的教学远不止于教室之内。每天清晨七点,当第一缕阳光照进病房,李中信就已经带领着一群年轻医生开始了晨间查房——这是他雷打不动的"移动课堂"。

在一位因肠梗阻而蜷缩着身子、忍受剧烈腹痛的患者床前,他一边轻柔地为患者触诊,一边温和地安慰道:放轻松,我们正在为您仔细检查。

他轻轻为患者整理好被角,转身对身后的年轻医生们低声说道:关注腹部体征的同时,更要注意的情绪变化。剧烈的疼痛折磨身体,会让人感到孤独和脆弱这时我们的一句安慰、一个温暖的举动,都可能成为患者坚持下去的力量。

在查房过程中,他总会时停顿,抛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年轻医生思考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案,还不时示范如何与患者沟通:我们要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医关爱往往比医术更能给患者带来慰藉。

“医术乃医者之本,医德乃大医之魂”通过这样的言传身教,他让年轻医生深刻理解到,医学不仅是科学,更是一门充满人文关怀的艺术;优秀的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他经常在一天的忙碌之后,在办公室挑灯夜战,为学生逐字逐句地修改病历,耐心地讲临床思维,培养他们严谨的学风。看到学生一天天在进步,他感到无限的欣慰。

作为河北省首家肠道微生态诊疗中心的牵头创建者,李中信善于将临床工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资源。在接诊4岁孤独症患儿时,他特意安排年轻医生参与诊疗全过程。要从多维度看待疾病,他教导学生,这个病例提示我们,肠道健康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存在关联。

“李教授就像一位引路的灯塔。一位正在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年轻医生说,他不仅教我们手术技巧,更教会我们如何从临床中发现科研问题。

在李中信的带领下,河北医大一院外科专业基地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全国评审中跻身省第一梯队,展现出卓越的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2024年秋,李中信带领四位外科年轻小将,参加全国临床技能比赛,他言传身教与年轻人融为一体,实战中充分调动每个人的才能与勇气,他们过关斩将,一路向前战胜了多家国内一流医院,最终荣获一等奖,为医院争了光,为河北争了光。他还带领团队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新性地开展了住培集训营活动,用一周的时间强化训练住培生,既培训技能,又培训非技术技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果。

近年来,一批又一批年轻医生在中信的指导下快速成长。在他身边许多学生,在大考前都吃过李老师从家里带来的鸡蛋和家乡特产。无论哪个老师的研究生,只要找到他都会满腔热情地给予帮助,王梓彬、黎宁……,一个又一个学生,在李老师严格要求和悉心指导下,成功发表自己职业生涯里的第一篇文章。他的团队成功获批多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课题,在《Cancer Cell》《Oncogene》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医者仁心,师者匠心”。三十余年来,李中信始终坚守在临床和教学一线。他治愈了数以千计的患者,也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医学人才。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医学教育者的缩影:他们用仁心仁术呵护生命,以言传身教培育新生力量,在救死扶伤的道路上,让医者精神薪火相传。(来稿:王保中、张汝卿  采集:文静  编辑:金婵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