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权威发声|直击两大国际未解难题 通心络防治急性心梗科研成果登国际顶刊[ 2025-9-9]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4227

据中国卫生健康网报道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9月6日在辽宁沈阳召开。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作题为《防治AMI心肌无复流/再灌注损伤取得突破——从中药通络药对微血管/心肌双重保护,到CTS-AMI临床循证》的学术报告,重点分享了其牵头开展的“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CTS-AMI)”取得的重大成果。

 

杨跃进教授作学术报告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病之一,长期以来给无数患者带来巨大困扰。“再灌注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治疗方案,然而在临床中,虽然一些患者通过介入治疗等方式脱离危险,但术后心肌无复流、再灌注损伤等并发症仍是临床难题,严重影响患者术后存活率。

杨跃进教授强调,心肌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是两大国际未解难题,是急性心梗死亡率不能进一步降低的原因。

杨跃进指出,微血管堵塞是心肌无复流的主要原因,因此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能是防治心肌无复流的关键。

既往研究发现,通络药物通心络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通心络的基本作用是保护血管内皮,这就有可能防治心肌无复流,这是我们20多年前的假设。”杨跃进教授讲道。为验证这一假设,杨跃进教授团队通过20余年的探索,完成了系列基础和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通心络具有对内皮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双重、双向保护作用,初步证明了通心络防治心肌无复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进一步证实通心络改善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结局的疗效,杨跃进教授牵头开展了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该研究共纳入中国124家医院发病24小时内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3797例,开展随机、双盲、多中心、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结果显示,通心络可使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降低36%,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30%,30天再梗风险降低65%;研究1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27%,再梗风险降低74%,卒中风险降低56%。

中国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保护研究成果在全球四大医学顶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重磅发表。华盛顿医学院心内科理查德·巴赫教授在述评中指出:“该研究符合现代循证医学研究标准,其成果是近10年来对急性心梗药物治疗的重要突破。”

杨跃进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意义很重要,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提供首个微血管和心肌再灌注损伤双重保护药物,为中药循证评价提供了范例,为中医药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找到了中西医结合的有效模式,为健康中国建设将作出重要贡献。”

据介绍,基于杨跃进教授等多位专家团队的研究成果,通心络被列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25)》,通络药物成为首类被推荐用于改善微循环的创新中药。该指南推荐通心络用于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尤其是做介入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具有抗心肌缺血、改善无复流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采集:宏源、文静  编辑:卫晓健)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