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心梗通了大血管仍担心?阜外专家揭微血管隐患,新《共识》让冠心病管理更安心[ 2025-9-9]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5615

“心梗后大血管通了,为啥还担心风险?反复心绞痛没好办法?”在第十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管病学大会现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杨跃进教授直面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困惑,并详解《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为医患双方提供从治疗到管理的权威指引。

 

杨跃进教授在会议现场作报告

 

提及冠心病治疗现状,杨跃进先点明关键矛盾:“现在冠脉介入(血运重建)和标准化西药治疗很成熟,但仍有关键痛点。比如心肌梗死患者,即便开通了大血管,微血管堵塞的问题仍可能‘拖后腿’。”他用通俗比喻解释:“这就像沙漠滴灌,大水管通了,可到庄稼根部的小水管堵了,作物照样会枯死。”

这种被称为“微血管无复流”的情况,加上心肌缺血后突然供血引发的“再灌注损伤”,是国际医学界长期未解决的难题。“近十年,中国专家在国际顶刊发表过不少基础研究,但始终没有药物被国际推荐用于解决这些问题。”杨跃进强调,而中药在此领域实现了突破——经过20年研究证实,通心络能保护微血管完整性、促进心肌再灌注,还能减轻再灌注损伤。

更关键的是临床数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该中药,30天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36%,死亡率降低30%;一年后,相关不良事件风险再降35%,死亡率再降27%,且三天内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20%。“在介入治疗的基础上,能额外降低30%死亡率,这在国际上几乎是不可能的,却通过中西医结合实现了。”

除了治疗突破,杨跃进还重点解读了刚刚发布的《共识》。从患者角度,他直言《共识》的核心价值是“让治疗更有方向,减少痛苦、降低心梗和死亡风险,帮助大家更健康地长寿”。而从临床角度,《共识》的权威性源于其严谨的制定过程:“第三方统计学专家筛选上万篇研究,剔除不合格文献后,按国际标准分级推荐,最后经专家集体表决确定推荐级别,全程独立、规范。”

杨跃进表示,无论是微血管问题的突破,还是《共识》的发布,都是为了让冠心病治疗更精准、更有效,一方面既解决现有治疗的“短板”,另一方面也为医患提供更清晰的管理路径,最终让患者受益。(采集:宏源、文静  编辑:卫晓健)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