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慢病(络病)防治中国行暨2025年学术会议以线上线下方式在南京、济南、合肥三市同时举行。在南京主会场,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李功迎教授作题为《新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的变化》的学术报告,重点介绍了新版指南在失眠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中医药治疗以及特殊人群治疗方面的更新,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
李功迎教授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李功迎教授指出,失眠既是一个症状,也是独立存在的一种疾病,更是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大于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大于等于2次)、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以及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出现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焦虑情绪等日间损害是诊断失眠的必要条件。
对于《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的变化,李功迎教授介绍,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更新了失眠的临床评估内容,二是更新了失眠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相关推荐意见,三是新增了失眠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推荐意见,四是新增了青少年及儿童等特殊人群以及伴有或共病其他疾病人群失眠的治疗推荐意见。随后,李功迎教授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针对指南新增的中国民族医药治疗失眠推荐意见,李功迎教授表示,目前治疗失眠中成药种类繁多,取得了一些循证医学证据。基于RCT研究的几项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中成药单独或联合其他治疗可显著地改善睡眠质量。随后,结合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李功迎教授重点提到了创新中药益肾养心安神片。
据悉,益肾养心安神片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专利中药,具有益肾健脑、养心安神的功效。实验研究显示,该药可通过对应激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调控以及促进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合成进而发挥镇静安神作用。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可明显改善入睡困难、睡而易醒、睡眠时间短等问题,可增加睡眠时间,改善睡眠质量,延长深度睡眠;同时,可有效改善神疲、健忘、头晕、心悸、腰膝酸软等相关症状,在调理睡眠的同时也能养好身体,增强免疫力。
本次会议,通过李功迎教授对新版指南多方面变化的深入剖析,为临床一线对失眠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借鉴,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与好评。(采集:文静、非非 编辑:金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