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健康行业融媒体传播平台,以讲好健康中国故事,传播卫生健康好声音为宗旨,提供卫生健康行业新闻动态、宣贯卫生政策、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及医院管理、临床前沿、医养结合、中医中药、健康公益等方面权威的报道,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展示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守护好医者仁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024-6-21]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卫晓建 字号:() () 阅读量:12592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师因救人上课迟到被处罚,引发行业热议! 多数人倾向于同情这位老师,不认可这种处理结果,是基于一种朴素的情感认知——“人命大于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患方,倘若遇到危急情况,自然是希望能遇到敢于担当、及时出手相救的医生,也希望这样的医生能被善待。


  上课铃已响,老师却未到。南方某医学院校由此对迟到了29分钟的老师作出处罚。消息甫出,即引爆舆论,许多网友为这位老师鸣不平,难以接受一位老师因为紧急救人而受到惩处。一起偶发的教学事件引起轩然大波,背后缘由值得深思。


  从该院校此前的调查结果看,这位老师在授课前到科室查看分管的患儿情况,发现患儿出现双侧瞳孔反射稍迟钝、颈部置管处渗血等情况,疑似脑出血,遂进行紧急处理,导致了迟到。校方作出的处理是:扣发这位老师5月奖金2000元,在全院范围内通报批评,取消其本年度考评评优评先资格。之所以这样处理,校方表示考虑到了“为了抢救病人并非故意为之”“将授课内容妥善安排,顺利完成了授课任务,未造成不良影响”等特殊情况。


  多数人倾向于同情这位老师,不认可这种处理结果,是基于一种朴素的情感认知——“人命大于天”。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患方,倘若遇到危急情况,自然是希望能遇到敢于担当、及时出手相救的医生,也希望这样的医生能被善待。


  “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位老师在上课和救人之间选择了救人,这是符合医生职业道德的行为。救人和上课孰重孰轻,不难作出价值判断。从当前公开的信息看,校方认为该老师“因情况紧张未能及时报告教研室,最终导致了迟到事件”。但面对处理结果,一些网友有一个疑问:医学院校作为培养医生的地方,是不是应当把“生命至上”放在第一位。


  笔者由此联想到百年前的一件类似事情。1921年7月,参加北京协和医学院自主招生考试的林巧稚因同伴在考场中暑晕倒,而放下手中的笔投入紧急救治处理,导致考卷没做完。就在她沮丧地以为梦想落空时,却收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监考官给出的推荐理由中有两点非常打动人:面对突发事件,该考生能够果断处理,沉着有序,非常符合医生的职业要求;在个人利益和社会救助发生矛盾时,该考生能够毫不犹豫投身到救助活动中去,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医德。多么具有人性光辉的录取理由!这种珍视造就了后来为世人仰慕的一代医学大家、“万婴之母”。


  据媒体报道,该院校已回应要进一步调查。期待校方能对公众疑问给出一个清晰的解释。 (采集:王艳东、卢秋月、陈翠平  整理:卫晓建  来源:健康报网)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