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这是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热切期盼。近年来,浙江省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县域医疗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保障基层医疗提供了宝贵经验。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通过专家常驻、设立工作站、周末专家巡诊、临时援助以及搭建“数智山海”医疗协作网等方式,将优质医疗资源引入基层。同时,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基层医疗队伍注入新活力。
然而,放眼全国,实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的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加强慢性病防治,成为当前基层医疗的重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需要从“点、线、面”三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
“点”,即基层医疗队伍。我国目前全科医生总量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在此基础上还要继续提升。要加强全科医生的培养,提升他们的职业归属感和获得感。要做深服务通道,鼓励“基层专家”;做实晋升通道,鼓励“基层行家”;做细成长通道,鼓励“学业相长”。此外,可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将患者满意度作为重要指标,以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质量。
“线”,即智慧型管理模式。应充分利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智慧型慢性病管理新模式推动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在慢性病管理领域推广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建立统一的信息网络系统,保障家庭医生签约、电子健康档案等服务,同时连接医院、社区、家庭等重要场景,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
“面”,即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在分级诊疗的框架下,应进一步优化慢性病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逐步构建起政府主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协同、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格局。建立慢性病管理区域医疗中心,以大型高水平公立医院作为指导医院,依托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上级医疗机构间建立分工协作、双向转诊机制,将上级医院服务向基层延伸,提升整个区域的慢性病管理和服务能力。
综上,只有通过加强基层医疗队伍建设、优化医疗机构间协作机制以及完善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三位一体的策略,因地制宜、高效统筹,方能更好守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为坚实可靠的医疗保障。(采集:陈红、王晓、陈翠平、卢秋月 整理:文静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建安,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