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扬
医养结合发展目前面临诸多难题。其中,医保定点覆盖率较低,直接制约了医养结合事业的发展。这背后的原因有:医保部门对于可纳入定点管理的养老护理机构缺乏统一、明确、合理的准入和调出机制;相关部门对于社会力量举办的养老医疗机构缺乏支持力度和手段;一部分机构的硬件设施较差,服务能力有限,不具备争取医保定点的基本条件等。
推动医养结合发展,要充分发挥医保部门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是要界定“医”“养”边界。厘清医疗、护理、康复、照护的基本概念;明确医疗服务的种类和养老服务的种类;界定医疗机构的医养服务与养老机构的医养服务的差异;建立医疗服务需求评估、照护服务需求评估标准及机构准入原则。二是要制定合理的准入机制。对养老机构设立的医疗机构,将符合条件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根据医疗服务类别界定,将养老医疗机构提供的符合条件的服务项目纳入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合理确定补偿范围,鼓励医养结合服务的发展。三是要全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试点范围,争取达到每省一市,再根据试点城市的经验,结合各地具体情况,向全国推广。四是加大监管力度。部分医养结合机构存在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甚至变相套用的现象。对此,要加强警示教育,根据法律法规规范医养机构行为;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养老机构进行全方位监控;建立多部门协同合作机制,重点打击违规行为,整顿行业秩序。
同时,要妥善解决目前存在的信息鸿沟。将信息化水平作为纳入医保定点的前置条件,要求医养结合机构必须建设具备一定基础的信息系统。同时,促进卫生信息系统、医疗保障信息系统、社保系统、医疗机构信息共享,打破信息孤岛,节约运行成本。还要积极推进医保信息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保”模式,通过搭建信息互联平台,实现供需精准对接,实现健康管理、远程医疗、转诊会诊等功能的全面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