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
“敢闯敢试”创新输出“龙岗经验”
►2022年1月28日,“让百姓共享优质中医药服务的‘龙岗经验’”,获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2021年中国中医药发展成绩单榜首”,作为龙岗区中医药的代表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建于2012年12月28日,历经10年发展成为全国百强中医院、全国基层中医药改革试点单位、龙岗区中医医疗集团龙头单位,医院发展模式得到反复检验和淬炼,近年来吸引六十余批次150多家省市县级中医院前来交流。
一、用“敢闯敢试”创新精神,实现五年创三甲
医院注重规划先行、科学定位,用创新的管理模式推动医院高起点发展。一是贯彻落实中医院姓“中”。2013年提出“医生人人成为中医治疗师,患者个个享有中医特色服务”工作理念,开展中医特色技术40余项,开设中医经典病房、4个门诊中医治疗室,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康复,运用中医经典方药治疗危急重症。二是大胆谋求与中医药最高学府合作。促成医院以区级中医院的身份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五临床医学院,实现中医药发展的“南北融合”。三是多方合作注入强大助力。北上北京,东进上海、西连广州,与全国各地优质中医医疗单位谋求合作,开设吴孟超肝胆疾病诊疗中心、肿瘤绿色防治中心等,全面提高专科建设与诊疗技术水平。四是深入挖掘推动传承创新。通过“三名工程”“柔性引才”等方式引进数名国医大师及民间流派高手,成立名医工作室、流派传承工作室、古中医工作室等,把传承发展与人才培养一同推进。五是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完全自主研发移动医疗服务平台等4个软件,联合华为、鹏城实验室、中国电信等科技公司,建设全国首个5G智慧中医健康管理平台,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2017年,开业不到五年,成功创建三甲,成为全国最年轻的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造了中医院发展史上的“深圳速度”。
二、用“艰苦奋斗”家院文化,汇聚发展磅礴力量
医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创新管理模式,更得益于“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根本,长期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无私贡献”的家院文化潜移默化影响的每一位员工。一是实施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建成深圳市首家中医药博物馆,馆内藏有价值数亿元的珍奇中医药文物藏品及罕见藏品。创新开通全市首列“中医药文化”公交专线,打造“潮中医健康游园会”“中医健康大讲堂”“走读龙岗中医24节气活动”等科普品牌,博物馆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基地、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等称号。二是系统打造传承路径。形成了党建长廊“树党风”、以药喻廉长廊“正廉风”、中医药博物馆“传国风”、院史馆“扬院风”、书记工作室“强学风”,“五位一体”学习路线,是全院开展重温院史的必读课程,成为龙岗区党员教育示范基地。三是上好入职教育第一课。院领导用自身经历讲医院艰苦创业发展史,是每一位新入职员工的“必修课”,通过树立典型模范,引导全院员工躬身入局、担当作为,自觉融入医院高质量发展大局。
三、用“龙岗经验”先行先试,推动基层中医药改革
2018年医院确定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层中医药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国率先提出“三共享、两获得、一满意”的中医药综合改革目标,形成“龙岗经验”。引进工程院院士王琦国医大师团队,依托深圳市中医治未病质控中心及区中医适宜技术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优势,成立龙岗区基层中医药指导中心,联合全区12家公立医院中医科、147余家社康中心等形成治未病服务网,促进全区社康中心中医治未病推广覆盖率达到100%,2022年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量占比达48.14%,中医处方603.77万张,龙岗区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从车尾到车头,跃居全市前列。2019年龙岗区获评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2023年医院牵头制定的深圳市《医疗机构中医治未病工作规范》地方标准正式发布,成为全国首部治未病服务地方标准。
医院的快速发展经验,从创新实践到先行先试,从管理、文化、改革,到未来可持续发展方面均在全面释放示范效应,具有借鉴参考和推广意义。
采 集:陈翠平
编 辑:金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