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北京市推出45个医务社工培育服务项目[ 2023-10-19]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109874

   为探索医务社工发展模式,扩大医务社工覆盖面,今年北京市卫生健康委推出了45个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并公布了项目名单。本市卫健部门将通过多种方式对这些项目给予精准培育,通过扩大医务社工覆盖面,力图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改善就医体验。

  2020年以来,为贯彻落实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市卫健委按照“高位谋划、统筹推进、系统布局、规范发展”的思路,连续两年精心培育了一批有创新、可复制、能推广的医务社工服务项目,在医院病房、急诊、门诊等不同场域,覆盖传染病、肿瘤、儿童血液病、唇腭裂、产科、认知障碍、青少年情绪障碍、辅助生殖等不同病种,融入康复管理、慢性病管理、安宁疗护、多学科诊疗团队等,为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疏导、困难救助、医患沟通、社会支持等人文服务,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以点带面,有效推动了全市医务社会工作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开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101家,其中,三级医疗机构54家,较2019年增长184%;全市共有医务社会工作者306人,其中三级医疗机构194人,较2019年增长131%。

  今年,在前两批项目培育基础上,立足医务社工发展目标,本市更加注重扩大医务社工覆盖面,发挥项目的孵化、驱动和引领作用,激发医务社工发展内驱力,推动医务社工机制建设,形成行业发展浓厚氛围;更加注重提升医务社工发展质量,对于医务社工发展基础较好单位,在发展机制较成熟领域,加快推广医务社工模式,推动医务社工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项目与社会资源的对接,搭建推介交流平台,以社会公益力量拓展医务社工发展格局。

  在本次市卫健委公布的2023年北京市医务社工多元培育服务项目名单中,有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儿童癫痫患者共同照护服务项目”、北大人民医院的“髓爱童行——血液病儿童全程照护模式”、同仁医院的“医务社工介入公立医院眼科老年患者全病程服务模式探索”等等,共计45个,涵盖了缓和医疗、慢病管理、器官移植、精神康复等多个领域。

  朝阳区东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在本次项目名单之列,今年,该中心将开展“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健康志愿者队伍的组建与赋能”项目。目前,该中心有20人的社区健康志愿服务队,今年队伍将继续扩大。队伍将通过不断展开健康引导和健康宣教,为更多患者和就医有困难的社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市卫健委透露,对入选的培育项目,下一步将依托北京健康管理协会,通过系统培训、立体督导、资源链接等多种方式给予精准培育,促进项目单位医务社工认知度深化、人才队伍能力提升、发展内驱力增强,切实发挥项目对本单位及全系统医务社工发展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助力首都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采集:陈翠平、文静  来源:北京青年报  记者:蒋若静)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