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别让身体亮“红牌”!这份《亚运健康观赛指南》请收好![ 2023-9-27]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94222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正如火如荼得进行中

作为亚洲最高水平的综合性赛事

浙江“家门口”的盛会引发全民关注

运动爱好者手持门票、摩拳擦掌

为心爱的队伍、运动员加油助威

“比赛虽好看,可别伤了身”

这份《亚运健康观赛指南》请查收

观赛前

亚运健康观赛指南

1.规律作息饮食

前一天应保证充足的睡眠。观赛前注意补充足够的能量和水分,容易低血糖的人群可适当带些食物。根据亚运会观赛指南,观赛人群限制自带各类软硬包装饮料,特别是含酒精饮料;明显超过正常使用量的易投掷食品(如水果、鸡蛋、带壳干果等)。

2.关注个人健康

如果您有感冒、发热或其他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参加人群密集的活动,以免传播疾病给他人。

3.携带必备药物

请根据个人情况备一些应急药物。根据亚运会观赛指南,因个人健康原因可携带必备的、少量包装完整的个人使用药品;需随身必备的100毫升以下的液体药剂和医用雾化器等,在安检人员监督下由携带个人自行试用,确认后经安检后准许带入场馆。

观赛时

亚运健康观赛指南

1.正确佩戴口罩

在人群密集场所,正确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2.中场适当休息

比赛中场休息时记得起身活动。比赛一般持续一两个小时,生怕漏掉精彩瞬间而憋尿、久坐不动,会导致血液流通不畅。因此不要憋尿,有尿即排。

3.保持情绪稳定

若感到过于紧张,可做几次深呼吸;或将两手大拇指交叉,其余手指并拢轻轻互握;亦可嚼点口香糖,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缓解紧张情绪。

4.寻求医疗帮助

如果观赛时发生意外伤害,或突然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等情况,请第一时间前往观众医疗点寻求医疗保障人员的帮助。

观赛后

亚运健康观赛指南

及时清洗双手

离开人群聚集场所后,应使用洗手液和流动水彻底清洁双手;不具备相关条件,也可以用免洗手消毒剂。

专家提醒

亚运健康观赛指南

1.记得换换姿势护好眼睛

亚运比赛精彩纷呈,有的人坐在电视机前,一看就是一整天。浙江医院眼科吴震宇医师表示,长时间观赛,如果颈椎一直处于过屈状态,容易导致肌肉紧张、僵硬,甚至压迫神经,出现手麻、乏力。身体持续疲劳,易导致肌肉劳损、韧带钙化、骨质增生。

无论是用电视、手机或者电脑观看,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颈项部可靠在小枕垫上,使头颈部略为后仰。

观赛时,遇到激动处,有些人会出现手舞足蹈的情况。如果姿势不对、幅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肌肉扭伤、小关节紊乱,诱发颈椎病。有颈椎病史的老年人尤其需要注意突然的大幅度动作。在家观赛时,还要避免空调直吹颈椎导致受凉,不妨在脖颈处围一条丝巾。同时,不要久坐,看一段时间最好起身活动一下。

日夜守在屏幕前看比赛,难免有损眼睛健康,用眼过度可能导致眼睛干涩,甚至出现疼痛。老年群体观看比赛时要注意放松眼睛,及时休息。不要让屏幕过亮,如果眼睛出现红、痛、痒、刺激性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要及时就医检查。

2.不因观赛打乱生活规律

“大赛期间,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血脂、血糖不稳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稳定情绪,保持良好作息。”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汤益民主任医师表示。

老年人如果情绪长时间处于亢奋和激动状态,可能引起血压、血糖波动,再加上久坐不动、作息不规律等,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如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高龄老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和近期“三高”不稳定的老年人,不建议前往现场观赛。观赛时,“需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救心丸等急救药品”,如出现胸闷、胸痛、“口角歪斜或一侧肢体突然无力”等症状,应该立即停止观看比赛,就近寻找医疗救助。

来 源 | 健康拱墅、浙江老年报、浙江医院

图 源 | 壹图网

采 集 | 陈 红

编 辑 | 任大彪

声 明 | 资料来源网络,且仅用于科普公益宣传,如侵删。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