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推动医康融合的建设工作,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家卫健委打造“健康中国2030”工作要求,切实推进康复医疗工作高质量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康复医疗需求,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康融合发展论坛暨医康融合基地建设工作研讨会”于2023年4月28日—30日在河南安阳成功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康融合工作委员会主办,内黄县人民政府、安阳市康复医学会承办,祥和康复技术研究院、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协办。
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全国各级医院院长及管理层、科室主任等医护人员汇聚于此,围绕各级医疗机构、康复机构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学术研讨、互动交流。内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磊出席并致欢迎词。
△河南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冯晓东致辞
△国家卫健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郝晓宁致辞
△中国康复医学会监事会监事长牛恩喜致辞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推动康复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安阳市高度重视康复产业的发展,2021年被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授予“中国康复设备之都”的称号,并成功创建了“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城市”。2022年,行业内首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落户内黄,康复设备产业园被工信部、民政部、国家卫健委认定为首批国家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园区,标志着安阳市康复产业在规模体量、创新能力等方面具备了显著的领先优势。
政策支持加快产业全链发展
目前,安阳市共有康复设备制造企业近20家,规模以上康复设备生产企业10家,上下游配套加工企业及商贸企业近百家,康复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年增长率始终保持在30%左右,“百亿级”康复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近年,国家高度重视康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多部门出台了多项关于康复医学事业发展的利好政策。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8部委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为我国康复医疗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去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
同时,安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安阳市康复辅助器具国家综合创新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支持康复设备及辅助器具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全面加快康复医疗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本市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工作开展,促进安阳市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内黄县更是把康复医疗产业作为重要新兴战略产业来打造,成立了高规格的康复产业工作专班,加速推进康复设备产业园项目建设,紧紧围绕安阳市康复产业高质量发展,制定多项支持政策,着重在科技创新、龙头带动、产业集聚、产学研用等方面持续发力,不断提升园区内企业创新能力,做大做强康复设备产业。
持续推进康复产业集群发展
内黄县康复科学城,规划总占地100公顷、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目前,康复科学城一期康复产业园项目已于2016年建成投入使用,该园区入驻有康复设备领域的生产型、经营型、配套加工型、服务型企业共计45家。经过多年发展,该园区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3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对当地的经济带动成效显著。
康复科学城二期项目正在加快施工,智能工厂、产业研究院、产品展览中心、会议中心、配套综合楼等项目主体大部分完工,争取年底或明年初投入使用。项目建成后,将发挥康复产业链链主的作用,将游离在全国的康复中小微创企业“串珠成链”落户内黄,增强全康复产业链稳固性和竞争力,进一步把康复产业做强做大,壮大安阳市康复产业集群规模。
科技赋能产业创新发展
2022年,河南省工信厅公布了第二批产业研究院建设名单,翔宇医疗牵头的河南省智慧康养设备产业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产业研究院实行“研究院+实体公司”的市场化运营模式,聚集高端创新资源,打造产业发展动力源。为支持康复产业创新发展,安阳市设立了康复产业创新专项资金,每年从科技计划项目资金中安排不少于 500 万元康复产业创新专项经费,用于支持研究院开展科技研发、平台建设及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活动。
截止3月底,康复设备产业园区内企业共授权国家专利近1400项,取得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证明250余项,参与起草国家或行业标准29项,认定省级科技成果78项,参与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技研发专项10余项。科技引领成为园区发展的主要动力。
学术带动,推动品牌建设
政府协助康复产业园区企业与国家级学(协)会建立紧密联系,积极参加或承办各学会组织的学术交流活动,平均每年500场以上。2022年12月31日,第五届“一带一路”中部康复高峰论坛暨第七届国际康复设备博览会在安阳市顺利召开,这已是安阳市连续7次举办该项盛会。凭借强大的学术推广平台,提升了安阳市康复产业的区域品牌影响力,同时促进了康复新技术、新理念、新设备的交流与推广。(李治锋 文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