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华、创新突破、成果转化、走向国际。2月24日,第二十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河北石家庄盛大召开。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在主论坛学术报告环节作题为《中国糖尿病和慢性并发症流行现状及防控策略》的主旨报告,围绕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情况及防治策略进行分享,强调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中西医结合,可全力推进糖尿病治疗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
贾伟平院士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贾伟平院士指出,在各种代谢疾病当中,糖尿病是我国上升最快、危害最严重、最紧迫的健康问题,当前我国对糖尿病的防控表现为三个“1/3”。糖尿病的知晓率比较低,仅有1/3,已诊断糖尿病只占到了1.25亿糖尿病患者中的38%;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治疗率,仅有1/3;对于接受治疗的患者来说,也只有1/3的人血糖水平得到了控制。
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948.4万人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失明、肾衰、中风、心梗、截肢,平均寿命缩短9年。
为最大程度掌握不同地区城乡糖尿病患者多种并发症的人群流行特征,评估心血管代谢危险控制的情况和目前规范诊疗的实施情况,2017年贾伟平院士牵头开展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血管病变以及神经病变全国范围的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达到了16.3%,据此估计我国约1950万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值得庆幸的是,80%属于非严重视力威胁病变,通过代谢控制,降血糖、降血压、调血脂就可以延缓它的发展,这提示我国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定期筛查和积极干预来预防其视力丧失。”贾伟平院士指出,另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糖尿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达32.7%,这预示糖尿病相关的慢性肾脏病也是今后糖尿病防治的一个重点。
贾伟平院士认为,当前,基层慢性病患者数量庞大,是糖尿病防控的主战场之一,在糖尿病治疗方面不仅仅要遵循西医的临床规范指南,把糖尿病的中医药防治列入基层指南也非常重要。研究发现,对于糖尿病的防治管理,中药津力达颗粒联合二甲双胍效果更佳,被纳入《国家基层糖尿病防治管理指南(2022)》。
报告中,贾伟平院士系统回顾了津力达颗粒开展的大量临床研究。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开展的一项纳入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服用二甲双胍稳定剂量血糖仍不达标的患者,加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糖化血红蛋白(HbA1c)0.92%,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显著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改善口渴、乏力、便秘等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对减缓或预防并发症有潜在治疗优势。进一步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在HbA1c>8.5%、年龄>60岁的患者,津力达颗粒降低HbA1c及空腹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更为显著。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仝小林院士团队开展的另一项纳入我国15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的荟萃分析(共1810例患者)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降糖药物相比,联用津力达颗粒可进一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HbA1c,同时改善胰岛功能,减轻体重。
贾伟平院士还介绍了自己牵头开展的“津力达颗粒对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影响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改善血糖波动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津力达颗粒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标准差在治疗后显著降低,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在治疗后提升了23.2%,达到了国内外指南推荐的TIR控制目标。
此外,贾伟平院士还提到,基于脉络学说“孙络-微循环”研发的另一款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的作用,研究证实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达61%,可纠正糖代谢紊乱,保护视网膜微血管,保护视神经细胞,改善气络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最后,贾伟平院士强调,糖尿病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在了解糖尿病治疗通用方案的同时,要知道疾病每一阶段的特点,要善用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全力推进糖尿病治疗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采集:文静、卫晓建 编辑:金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