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最新资讯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最新资讯
用品牌文化和创新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2023-1-18]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89567

    文化建设、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这三个关键词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心和方向。文化建设、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对推动德医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品牌文化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魂

    文化铸魂,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是医院的独特滋养。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医院文化是品牌、凝聚力、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把文化塑院作为第一引领,融合齐鲁德医文化,激活发展新动能。党建领院、文化塑院,凝心聚力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德医要培育崇德敬业、求精创新、人文关怀的文化。用文化统一思想、统一理念,让所有德医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同时在共同奔赴梦想的路上,让德医人有幸福感和自豪感。

    德医要从六个方面加强医院文化建设,简称“六建”:1.培育走向远洋的“领航文化”,当前领航文化是努力建成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让每位德医人都有荣耀感;2.奋斗进取的“拼搏文化”,即做奋进德医人(2022),做优秀德医人(2023),做卓越德医人(2024);3.团结协作的“团队文化”;4.以人为本的“仁爱文化”;5.创新发展的“平台文化”;6.温暖有爱的“家园文化”。为此我们也明确了“五大发展战略”,“党建领院、医疗立院、学科兴院、人才强院、文化塑院”。通过医院文化建设,凝聚德医人力量,对德医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意义非凡。

    医院推行科主任负责制,中层干部是医院发展的中坚力量,要用医院文化武装头脑,所以我们开展了践行“七讲”活动:1.讲政治,以实际行动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2.讲担当,以振奋干事创业精气神;3.讲创新,驱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4.讲奉献,弘扬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新冠病毒感染救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5.讲纪律,守住遵规守矩的行为底线;6.讲服务,要转变管理理念,从行政化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服务精神,服务就是最好的管理。行政管理人员多下临床,与临床医务人员充分沟通,提高服务能力和工作水平;7讲引才,我们把抓人才、抓学科、抓绩效即“三抓”和提高度、提温度、提速度即“三提”,作为医院今年的重点工作,人才工作更是“三抓三提”的重中之重, 引才必须“主动出击”。

创新驱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剑

    创新是推动一个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创新也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从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提到新发展理念首要位置,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再到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应用创新医疗技术和服务模式,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应用创新药物、先进诊疗技术等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高质量的创新成果,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更高需求。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德医必须以六个“必须坚持”为指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立足医院实际,凝聚共识、聚焦主题,用最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衡量公立医院发展质量高不高,关键是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因此,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努力打造高水平的“五满意”医院,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是体系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其中“三个转变”和“三个提高”,是医院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也是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性发展的治本之策。所以推动德医高质量发展,我们提出了六大攻略:1.品牌文化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魂;2.学科建设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核;3.运营管理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基;4.智慧医疗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翼;5.创新驱动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剑;6.患者体验是医院高质量发展之盾。

高质量发展是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的目标

    “高质量”是贯穿在“十四五”规划中的主题词。对于公立医院来说,发展的考量或者说成功的标准就是“高质量”。要做到医疗高质量发展,创新医疗技术与服务模式,加强医疗水平提高,打造出医院自身的医疗服务品牌,这不仅是医疗“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而且还是“高质量”发展的集中体现。

    病例组合指数(CMI)是国际公认的代表医院诊疗病例的技术难度以及收治疑难重症能力的指数。因此,CMI指数可以衡量一家医院的疑难急危重症诊疗水平,是实现人民群众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具体体现。所以德医高质量发展,我们必须导向疑难急危重症功能定位,制定以CMI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方略,实现提升疑难危重症诊疗能力的目标。

    要从CMI指数探讨德医高质量发展之路,具体表现在:1.谋篇布局,寻找学科增长点;2.创新驱动,提升学科影响力;3.管理护航,提高学科医疗质量、安全和效率;4.引育结合,注入学科发展不竭动力;5.绩效考核,促进学科效率、效益和效应三提升;6.质量安全,巩固学科诊疗能力提高;7.竞争机制,促进学科“赶帮超”快速发展;8.运营管理,推动学科业财融合能力提升。

    当前医疗机构整体呈现出正常诊疗正在逐步恢复的态势。但是在救治新冠重症患者上我们德医人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同时又要迎接年前专科病人小高峰的压力。我们调整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团结协作、及时沟通、集体决策、服务临床”的二十四字工作方针,也制定了“统一领导、高效统筹、精准施策、价值防控”的十六字新冠病毒感染救治措施。

    同时要继续坚持做好“六项准备”,即强化思想准备,强化物资准备,强化设备准备,强化药品准备,强化空间准备,强化人员梯队准备,以应对万一春节前后新冠病毒感染的传播,全力实现“保健康、防重症”的目标要求,努力做到新冠病毒感染救治和常规医疗服务两不误,为州城人民健康保驾护航,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贡献德医力量。(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副院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德州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田辉)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