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为了更好推动医院品牌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由中国卫生健康网推出了医院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推选活动,主要是遴选医院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举措、有成效的好经验、好模式、好做法,展现新时代卫生健康新局面、新发展、新成就,彰显榜样力量,服务健康中国。其中山东省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在众多申报案例中脱颖而出,请见下面报道:
让优质医疗服务“触手可及”
——基层卫生高质量发展的“胶州实践”
►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始建于1958年,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上合新区空港新城,是一家集医疗、预防、保健、社区实践教学、中医康复、巡护、长护等于一体的非营利性公立一级甲等综合医院。
多擎发力,
打造特色服务品牌。
2016年成立“健康胶东”服务品牌。围绕“规范管理、提升能力”主题和“环境提升 数字管理 智慧医疗 品牌服务 特色发展”工作重点,立足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对照“标准化+”提升工程评价标准,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健康胶东”品牌建设实施方案的拟定、修订、组织和实施。
拥有成熟的文化体系。“健康胶东”品牌实施九年来,以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夯实医院发展基础,建立健全体系建设,拓展健康服务新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群众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健康扶贫、义诊、随访、长护、健康教育、巡诊等服务。
首届齐鲁基层名医、山东省基层名中医、中医主任医师崔广伟正在问诊
多举措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当好百姓的“健康守护者”。
1、规划布局,群众满意多一点。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服务、质量、安全、效率和管理”为核心,提升“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百姓健康”活动成果。
医院搬入现址已十几年,建筑架构和规划已不能满足群众就诊需求。为改善环境卫生差、布局不合理的局面,医院部分科室和硬件设施升级改造从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完善适老化需求等入手,对院区道路、卫生间、停车场和工作环境等区域进行品质提升。改造中,充分考虑实用性、适老性、安全性、私密性及舒适性等因素,由所在科室人员和医共体专家共同参与,体现患者就诊安全便捷和医务人员便利性。
关注老年人和行动不便人群的医疗服务需求,充分体现“无障碍”和友善,设立老年人优先、残疾人优先等醒目提示牌,增加无障碍通道、防滑坡道和休息椅数量,修整无障碍卫生间,划分无障碍车位,全力打造老年人就医安全便捷舒适圈。
老年友善、适老化改造
改造后的医院整体环境焕然一新,和谐美观,门诊就诊区和候诊区域更加舒适方便,灯光明亮,候诊有序。院区四季花开,绿意盎然,健身器材和休闲长廊,景观与文化相互融合。国医馆增加面积300余平方米,床位增加至30张,更新原有陈旧设备,丰富中药材品种,科室环境宽敞明亮,布局温馨合理,患者就医更加安全、温馨、舒适、私密。卫生间改变原来的堵、漏、臭等问题,重新进行亮化美化,按装新的醒目指示牌、无障碍扶手、冷热水阀等,内部干净明亮、卫生整洁无异味,改造质量和效果都令人满意。
2、创新驱动,培育特色学科增长点。
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设置多个基层名医工作室,依托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专家下沉基层,助力基层医院学科建设和基层医院高质量发展。通过双向转诊系统和绿色通道,开展中医、消化内科、脊柱外科、肛肠外科、口腔、妇科等业务科室的接诊、查房、上转等,缩短患者与知名专家的距离,切实满足患者就医需求。
日前,胶东辖区的村民杨阿姨因间断性腹痛、腹泻半年有余,在家人的催促下来到胶东中心卫生院内科就诊。在这里,她遇上了来卫生院坐诊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綦淑杰。綦主任从医多年,是胶州消化内科非常有名的专家,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胃肠镜检查及内镜下多种手术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綦主任给杨阿姨进行简单检查后,建议她做个胃肠镜检查,谁知杨阿姨面露难色,心有疑虑。见此情景,綦主任宽慰她说,“现在胶东卫生院就能做胃肠镜检查,检查由我们东方胶州医院的专家来操作,采用无痛技术,半个多小时睡一觉就结束了。”
随后,綦主任帮她预约了每周来卫生院坐诊的东方胶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副教授聂淼。在聂主任的精心检查下,杨阿姨肠道的多发息肉被摘除且病理检测没问题。“早知道有专家在家门口,既不受罪又没花几个钱,我早来了。”如今解除了困扰半年之久的腹痛、腹泻等健康问题,杨阿姨没了疾病困扰,生活重又焕发新的光彩。
医共体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消化内科专家綦淑杰在胶东中心卫生院查房
近年来,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以让群众“看上病、看好病”为目标,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依托医共体专家优势资源,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把专家请到“家门口”。目前,医院有来自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立医院、胶州市妇幼保健院的十几位专家定期到胶东中心卫生院坐诊,诊疗科目涵盖内、外、中医、乳腺、口腔、妇科等。在专家资源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的人才队伍建设、医疗服务内涵和形式、制度建设和服务体系等不断提高,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看好病”成为现实。
2024年1月-10月,医院开展胃肠镜检查245例,并行镜下活检术136、息肉摘除术65例,胃肠镜检查人数较去年翻一番。成立肛肠科和外科护理组,仅今年下半年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是2023年的2倍还多。
3、上下联动,畅通患者就诊“绿色通道”。
2024年4月16日,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内科主任、主任医师高兰美接诊一名56岁男性胸痛病人。患者脸色发白,胸痛7小时,一般情况较差。具有丰富救治经验的高兰美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可能性较大,立即给患者做了相关辅助检查和紧急处理治疗,同时安排患者转诊医共体总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
安排“120”转运的同时,高兰美电话向总医院心内科武双全主任汇报并申请开通“绿色通道”。十几分钟后,120急救车载着患者到达总医院胸痛中心,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的检验报告也恰好提示患者肌钙蛋白危急值,支持高兰美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诊断,患者被立即送入导管室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治疗。
23分钟后手术顺利结束,总医院心内科武双全主任反馈“患者症状缓解,安返病房。”眼见患者脱离生命危险,高兰美主任长舒一口气,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于家村匡先生锦旗送给高兰美及内科、院前急救团队
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于2021年9月通过国家级胸痛救治单元认证,是青岛市首批获得认证的卫生院。医院立足基层服务能力提升,发挥基层胸痛单元的的作用,在上级医院专家的大力支持下,联手构建科学、协作、共进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体系,成功挽救十数例胸痛患者性命。医共体专家上下联动,开通“绿色通道”挽救患者性命的同时,也促进了卫生院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不但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和就医获得感、满意度,更收获了群众满满的赞誉和口碑。
4、协同推进,激发医院发展新活力。
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提供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及综合性、连续性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宗旨,注重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项目质量齐头并进,精准发力。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发展思路,协同推进基层医防深度融合,在全院形成“全院干公卫,人手有项目”的良好局面。
为实施好“慢病+N”模式,积极落实好“三高共管、六病同防”,推动基层医防融合新进展,医院以内科为“主战场”,统筹协调各临床医疗科室和公共卫生科,以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为突破口,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载体,打造一站式、标准化的“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医防融合门诊。服务内容包括为三高患者及常见病、多发病患者提供建档、免费测血压血糖,健康教育、随访及胸痛、卒中转诊、绿色通道等服务。
医防融合门诊以“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宗旨,通过全院动手、人人参与,推动慢性病的早筛、早诊、早治、早管,破解养老困局,推进医共体建设和安舒疗护中心建设。内科诊室配备DUCG(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以预防、治疗、康复和急诊胸痛、卒中患者救治转诊工作为主,打造“三高随访、慢病管理”医防融合慢病管理体系。前来就诊的慢病患者通过线上签约,即可享受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家庭医生随访、慢病管理、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健康宣教、“绿色通道”等业务。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与胶东中心卫生院
联合开展泌尿系统疾病、前列腺癌筛查暨义诊活动
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重大慢性病,特别是慢阻肺疾病和胸痛疾病等高危人群的早发现和早期诊断健康管理,积极创建慢阻肺管理门诊,真正实现“小病善治、大病善识、急病善转、慢病善管”,老有所医、病有所护,为家庭和社会减负。同时,就可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提升医疗质量、医疗水平、和谐医患和优质护理水平。
推进学科特色发展,
厚植“健康胶东”新底色。
群众满意是医院发展的灵魂,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永远在路上。
下一步,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将聚焦学科特色发展和群众需求,向新而行,以质致远,进一步探索和培育学科特色增长点,加强与上级医院的交流合作,抢占学科特色制高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务人员水平提高,进一步提升消化内科和手足外科技术“含金量”。拓宽业务渠道和形式,深耕“山东省中医药特色乡镇卫生院”品牌内涵,实施全院中医化,使百姓健康服务流程更连续、环境更舒适、态度更体贴、疗效更显著。以标准化流程为指导,完善慢病患者和出院患者的家庭医生流程精细化跟访机制,推进糖尿病特色专科建设申报。深入探索医防融合与患者精细化服务相融合新模式,促进医防融合和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供 稿:胶州市胶东街道中心卫生院
作 者:王厚贞
编 辑:金 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