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是经国家工信部门批准备案(备案号:19026317号-1)的信息服务平台,于2010年在国家卫生健康行业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支持指导下创办,前身是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下属行业网站。研究所于1991年经国家编委批准成立,是隶属于卫生部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是国家级技术咨询和智囊机构。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后网站独立运营,多年来始终致力于...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新闻中心
暑热当前,警惕这个病----热射病![ 2022-7-14]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68645

“热死人”这句话,应该是大家近期的口头禅
但是这不夸张
热,真的可以致人死亡
炎热的天气有可能让人得“热射病”——最严重的中暑
什么是热射病?
热射病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热射病在中暑的分级中就是重症中暑,是一种致命性疾病,病死率高。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
简单来说热射病就是最严重的中暑
近日,奉城医院就收治了一位热射病的患者。该病人是一名快递员,因长时间在户外工作,出现中暑导致神志不清症状,经120送至奉城医院救治被诊断为“热射病”,经过及时抢救、补液、降温治疗,病情好转现已出院回家。
据了解,近期,奉城医院每天都会收治3、4位热射病患者,其中重症热射病患者已收治了7、8位。奉城医院急诊科主任张军表示,大多数热射病患者经过治疗后都能恢复,但如果救治不及时,该病对老年人的致死率高达80%,对年轻人的致死率达20%以上。因为人体核心温度过高,时间越久,脑神经、各脏器受损的程度就越重。如延误治疗,即使救回一命,也可能留有严重的后遗症。
张军提醒市民,在户外作业时,一定要做好防晒和降温工作。尤其是老年人、孕妇,以及有慢性疾病的人,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外出作业,另外,如果出现大汗淋漓、神志恍惚等症状,要立即寻找阴凉处休息,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若症状持续应马上去医院进行治疗,千万不可以为是普通中暑而小视,耽误治疗时间。

如何预防热射病?

①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尽可能呆在有空调的地方或者凉爽的地方。热天建议减少户外活动,必须要出门时,尽量将户外活动安排在早上或者晚上,同时注意调整户外运动的强度,在室内要注意通风。

②科学安排工作时间

对于从事户外夏季露天作业的员工,应合理安排户外作业时间。加强高温工作场所、高温天气户外作业人员轮换休息,降低劳动强度、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

③注意补充水分

在高温环境中,不管运动量大小,都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如果需要在高温环境下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的,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ml)。

④选择凉爽的穿着

在户外,应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注意避开正午前后时段,遮阳帽戴起来、遮阳伞撑起来,有条件可带上便携小风扇。

⑤合理饮食,补充盐分

大量出汗会流失盐和矿物质,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汗水中流失的盐分和矿物质。

⑥掌握急救方法

学习中暑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治疗方法。同时常备防暑药物,如仁丹、十滴水、清凉油、风油精、暑症片、夏桑菊颗粒等。

如何紧急处理热射病?

热射病急救:迅速降温

一旦发现身边的人出现了“热射病”的症状,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急救,首先要做的就是迅速降温。

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有条件的话移到空调房间。在腋窝、头部、腹股沟大动脉明显处放置冰袋或用30%~40%酒精涂擦,同时用电扇或扇子等吹风以快速散热。

如果患者意识清醒,可让其饮用些淡盐水。已经昏迷者不要强行喂水,以免引起气道梗阻或呕吐窒息。

出现心跳骤停时,要立即做心肺复苏。同时联系120,转运到有血液净化治疗条件的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通常要在2个小时内把患者体温从40℃以上降低到38.5℃以下。

牢记预防小妙招

了解急救小贴士

这份“热射病”小常识

你一定要掌握哦!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