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媒体支持
人民网、新华网、中新网、中国网、央视网、环球网、央广网、光明网、凤凰网、新浪网、搜狐网、中国政府网、中国新闻网...
活动流程
       中国卫生健康网---健康行业融媒体传播平台,以讲好健康中国故事,传播卫生健康好声音为宗旨,提供卫生健康行业新闻动态、宣贯卫生政策、传播健康科普知识及医院管理、临床前沿、医养结合、中医中药、健康公益等方面权威的报道,深入挖掘和广泛宣传先进典型,展示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和... 更多详情
评选标准
调查活动组委会
健康公益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公益
别再舍不得开空调!Nature最新研究:温度调低,抑制多种癌症生长[ 2023-8-1]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104982

 说到癌

很多人心头一紧

避之不及

因为它带给我们太多痛苦与哀伤

但人类攻克癌症的脚步从未停止

最近小编看到一条新闻

说是Nature最新研究表示:

温度调低,可抑制多种癌症生长!

并有网友总结该研究结论为:

科学家发现开空调能够治疗癌症

这条新闻信息量爆棚有没有

本来夏天

大家就恨不得待在空调房不出门

 那肿瘤患者岂不是 

分分钟可以在家轻松治癌

 

 

今天

小编就带大家探秘下

遭人唾弃的癌

真的怕冷吗?

还是说跟人一样又怕冷又怕热

 

在家开空调

可以治癌?

 

       根据一些报道称,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华人科学家曹义海教授团队的研究证明,低温可以使我们体内的棕色脂肪细胞耗能产热,去跟肿瘤细胞争抢葡萄糖,而肿瘤细胞的繁殖需要大量葡萄糖供能,如果棕色脂肪“逼”得肿瘤细胞无糖可用,就可抑制多种肿瘤生长。

       并且该研究还把这种所谓的“低温疗法”用在人体试验上,研究招募了6名身体健康的年轻男女性,以及1名有过化疗史的18岁肿瘤患者。试验将6名身穿T恤、短裤的健康人每天待在16℃的环境中2-6个小时,持续14天,相关检查显示这些人群的棕色脂肪正在“燃烧”,这个试验证明了16℃可以使健康成人棕色脂肪激活。而那位18岁的肿瘤患者则被安排在22℃更温和的环境下观察了7天,试验结果也发现该患者的棕色脂肪区域被激活,摄取葡萄糖增加,肿瘤位置的葡萄糖信息显著降低。

      说到这里很多人要疑惑了,棕色脂肪是什么?就是我们身体那些肥肉肉吗?当然不是!我们肚腩上捏一捏还能摇晃的肥肉,叫做白色脂肪。所谓棕色脂肪主要位于成年人的颈部、腋窝和锁骨等位置,它是我们人体中唯一一种不需要靠肌肉颤抖也能产热的脂肪,为啥不需要靠肌肉颤抖产热,因为它内置驱动力,这个驱动力就是棕色脂肪中的大量线粒体,线粒体就像我们人体内置的锅炉,靠葡萄糖能量补给产热,所以上文中所说的科学原理大致可以理解为把人放到比较冷的环境中,棕色脂肪就会产热给人体“供暖”,那么一旦棕色脂肪产热了,就需要大量葡萄糖,而人体的葡萄糖是有限的,供给了棕色脂肪,那么自然给肿瘤细胞的就少了,最终肿瘤细胞因为缺乏“原料营养”繁殖变慢。

 

治癌吹空调就好?

专家不建议!

        看了以上研究,很多人就会产生“在家吹空调治癌就好”的想法,这个想法可取吗?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肿瘤内科(三)主任方维佳主任医师强调:“这个想法现实中不可取!只能算是‘缓兵之计’。”

       方维佳主任表示,这个研究只是阐明了低温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并不是低温可以治疗癌症。所谓治疗癌症就是要消灭癌症,而抑制它生长,只是其中一环,为此他建议肿瘤患者还是积极配合专业医疗治疗。“其实肿瘤不仅怕冷还怕热。”方维佳主任介绍道,肿瘤是我们人体的一部分,我们人体怕冷又怕热,肿瘤细胞当然也这样。39℃-42.5℃时,肿瘤细胞抗原表达增加,微环境重塑,代谢重编程,45℃以上就属于高热,42.5-50℃诱导凋亡为主,50℃以上以蛋白质凝固变性肿瘤细胞坏死为主。反之,当温度在-4℃时,肿瘤细胞就会出现冰晶,到-40℃时就彻底死亡。所以如果就想靠温度这个理念去治疗肿瘤,最好的办法就是用以上的温度烫死肿瘤细胞,或者冻死肿瘤细胞,现实中存在这种做法吗?存在的!

 

冻死它+热死它

 

       浙大一院放射科应世红副主任医师给我们介绍了一种超酷炫的技术——微创的超低温冷冻消融肿瘤技术,也称为氩氦刀。它的原理就是冷冻+热疗治疗肿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治疗过程就是将一根针精准地刺入肿瘤内部,启动氩气制冷,制造-130~-150℃、相当于月球晚上温度的超低温,快速冷冻肿瘤组织,再启动氦气升温,使温度从超低温上升至10~40℃,通过冷冻-复温-冷冻-复温多个循环,彻底破坏肿瘤组织,让肿瘤完全灭活,然后肿瘤就会慢慢缩小、消失。

        放射科主任肖文波主任医师表示,冷冻消融术适用于早期、中期、晚期各期实体肿瘤的治疗,这项技术的应用取决于穿刺技术,理论上,只要能穿刺的肿瘤都可以用这项技术,像肺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卵巢癌等都可以应用。对早中期肿瘤,可以实现治愈,对晚期较大的压迫周围脏器的肿瘤可以减轻肿瘤负荷、减轻疼痛及压迫症状,尤其对那些因年龄大、身体弱等各种原因不能手术,或不愿承受放化疗副作用及介入治疗效果不好的患者,提供了更广的选择范围,能更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看到这里,可能不少人会问这么低的温度会不会冻坏其他组织呢?专家表示,氩氦刀是真空隔热的,在制冷和加热过程中只局限在冷冻刀尖端周围,对周围纤维结构的损伤微乎其微,而冷冻刀杆有很好的热绝缘,不会在穿刺过程中造成组织损伤。治疗肿瘤目前已经可以明确将它冻死、热死,所以千万不要在家干坐着吹空调抑制它生长,而是应该尽快就医寻求治疗。不过碰到高温天,小编也是建议大家不要害怕电费刺客,该开空调就开,毕竟每年都有人因为舍不得开空调而被热射病盯上病危甚至病亡。

 文末,带大家一起了解下浙大一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于1947年,是浙江大学创建的首家附属医院,秉持“严谨求实”的精神内核,以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学科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医院是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拥有总部一期(余杭)、庆春院区、之江院区、城站院区、大学路科教基地和钱塘创新中心,总占地面积519.3亩,开放床位5000余张,职工10000余人。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医院前身国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于1947年11月1日,由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教授亲手创建,首任院长为我国著名内科学、传染病学专家王季午教授。建院之初仅65张床位,66名员工,占地三亩八分,被称为“弄堂医院”。医院在1952年、1960年数易其名,1998年原浙江大学、浙江医科大学等四校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医院随之进入快速发展期,并于1999年正式更名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又名浙江省第一医院)。2018年12月,医院率先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开启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综合实力日益雄厚现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2个,多年来在器官移植、传染病、血液病、肾脏病、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药学等领域享有盛名。成功开展肝脏、胰腺、肺、肾、小肠和心脏等多器官移植手术,是国内开展大器官移植门类最齐全的医学中心之一。最新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5,等级A++,全国前1%;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位居全国第5,8大专科进入全国前10,传染病学、消化病学双双名列全国第1,五年总科技量值排名全国第6;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位列全国第10,8大专科进入全国前10

医教研协同创新发展拥有一支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顶尖人才队伍,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基础科学中心1个。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建国以来教育、卫生系统唯一)、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是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首批国家外科基础技能提升项目培训基地,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8部,在首届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质量评价位列全国前10。

党建引领优势凸显率先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现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党建学术双带头人全覆盖,全国“两优一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首次里程碑式地落户浙一。医院始终坚决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积极承担援非、援青、援疆、新冠疫情救治、G20杭州峰会保障等重大任务,荣获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多次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表扬。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落实“山海”工程,托管医院14家,建立协作关系医院111家,开通网络医疗服务平台医院206家,充分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在新的赶考路上,医院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向国家医学中心进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筑牢健康之基。

  

来源:浙大一院

 部分资料参考来自:梅斯医学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中国卫生健康网观点和立场。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信箱:wsjkwlsh@163.com),以便我们及时纠正。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