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医养结合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养结合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守护老年健康[ 2024-8-29]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金婵 字号:() () 阅读量:31254

       养老服务关乎民生、连着民心,是实实在在的群众关切。为不断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沙市区卫健局主动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多种模式推进基层医养结合,全力提升老年人健康的幸福感、获得感。

“医中有养”模式:在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沙市区4家乡镇卫生院共增设医养结合床位80张,实现了全区乡镇卫生院医养结合全覆盖。4家乡镇卫生院以本院现有病房为基础进行适老化改造,以收治失能和半失能患者为主,提供持续的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便利服务。2024年上半年共收治医养结合(含安宁疗护)患者90余人。

“医养协作”模式:开展养老、医疗机构签约服务。推动医疗机构与周边18家养老机构开展签约合作,明确医疗服务内容及方式等,畅通入住老年人就诊、转诊绿色通道。

“两院融合”模式:实施贫困失能老年人集中医养。推动观音垱中心卫生院与沙市区农村中心福利院的毗邻建设,整合利用乡镇卫生院和福利院现有资源,实现以养老机构为主体、专业医疗机构为保障的集中医养模式。

“签约服务”模式:试点推进社区养老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结合。沙市区2023年在杨林堤社区、石闸门社区、植物园社区、蛇入山社区等4个试点社区推进“共同缔造健康社区 共建共享老年健康生活”活动,依托公共卫生委员会整合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资源,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通过做细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做实老年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做好个性化、多层次的低偿医疗服务,全面提升老龄健康水平。2023年全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中接受两次以上医养结合服务人次18368人次,其中65岁及以上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率达到84.44%。

“居家养老”模式:家庭医生开展居家养老延伸服务。沙市区卫健局通过变“在家坐等”为“上门服务”,通过体检服务车进社区、进村,2023年为30939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了健康体检,并针对性地开展了健康教育指导。在石闸门社区推行“家庭病床”服务,为17名失能老人提供上门健康体检(抽血化验、心电图、彩超检查)及医疗服务(换药、褥疮护理、更换尿管等)。2024年基层医疗机构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健康“敲门行动”,持续为辖区65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提供免费上门健康服务如健康管理、健康指导、健康宣传等。

落实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全区医疗机构常年开设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在所有就诊窗口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对65岁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门诊导医、出院随访、便民物资、免费轮椅及康复设备等服务。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