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品牌故事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健康品牌促进工程 >> 品牌故事
北京鹤年堂[ 2023-3-30]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68969

      鹤年堂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相传是由著名回回诗人、浙江药商丁鹤年1405年创建于牛街地区,明嘉靖四年(1525年)前后由曹氏接盘,迁至菜市口路北,是北京医药行业现存的、历史最悠久的老字号。
      鹤年堂正厅悬挂的黑字金地“鹤年堂”三个大字的牌匾是由明朝宰相严嵩为其题写;大门上悬挂的“西鹤年堂”为严嵩之子严世藩题写;“调元气”“养太和”牌匾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书写的,至今保留完好。
      鹤年堂自创建以来,以“调元气、养太和”为核心。将历代传承下来的养生药膳、养生药酒、养生茶等配方发扬光大,目前已生产出自己的养生产品上市并受到广大消费者的热捧与青睐。现在的鹤年堂人以“弘扬中国优秀中医药养生文化”为神圣使命,表明了鹤年堂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体现了百年民族企业的经营智慧和理念。“鹤年堂”经历了风风雨雨,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串成了丰富的中医药养生文化;鹤年堂以中医门诊为依托,视振兴中医药国粹为己任,多年来注重人才的培养,造就了一只具有现代化经营理念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业务知识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以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员工队伍。
      以发扬光大鹤年堂传统的中药饮片加工炮制工艺和挖掘鹤年堂中医药养生文化为核心,建立鹤年堂中药饮片中成药药厂,成立鹤年堂中医医院发展中医药养生事业,传统与创新共同发展,走出鹤年堂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能提供最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养生指导服务,从而站在养生休闲时代的潮头。


鹤年堂与菜市口的故事

1405年(明·永乐三年)鹤年堂建立
精通医学的著名诗人丁鹤年在北京菜市口开设医馆和中药铺,并以自己名字命名为“鹤年堂”。
1420年(明·永乐十八年)菜市口被命名

鹤年堂所在的大街被命名为  “菜市口大街”。菜市口和鹤年堂的渊源。

鲁迅先生在菜市口附近的绍兴会馆生活期间,曾写下了经典作品《药》。联想到旧时每逢行刑日,百姓踏着满街尘土,前呼后拥般的来到菜市口,看形形色色的犯人被斩首示众。维新人士,义和团“拳匪”,落马的高官,谁的人头落地都会引来叫好声阵阵......这些既讽刺又荒诞的场面在小北看来应该就是《药》这本小说的创作来源,因为绍兴会馆距离菜市口刑场不过几分钟的脚程,虽然民国年间刑场已经外迁,可周遭坊间必少不了“刑人于世”的惊悚传言。如此鲜活生动的素材一旦被文豪级别的作家(比如小北,嘿嘿)所熟悉,那么经典文本的诞生也就顺理成章了,《药》中的刑场众生相能被描摹的入木三分,正在于此。而说到“药”,就不能不提菜市口的知名买卖——鹤年堂。

当年行刑的场所,就位于鹤年堂大门的不远处。这里曾是监斩官们更衣休息的地方。或许是周遭戾气过重,鹤年堂里,总是传出骇人听闻的惊悚怪谈。

话说有一年夏天,菜市口处决了一个乱贼,尸体停在了鹤年堂斜对过儿不远处。当天晚上,窗外有人影晃动,掌柜起身找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正在这个时候,有人砸门,掌柜一问,是买刀伤药的。第二天天亮,人们惊讶发现,被砍的乱贼脑袋和身子居然连在一块了,身边还放着鹤年堂的刀伤药,从那以后,每当行完刑,夜里总有“人”来买刀伤药。

打这儿以后,老北京开始流行一句骂人的俗语:去鹤年堂讨刀伤药——死到临头了。

 

《鹤年甘露饮》问世的故事

1408年(明·永乐六年)《鹤年甘露饮》问世,同年,中国南方爆发大瘟疫,鹤年堂创始人丁鹤年结合祖传验方和当时疫情研制出“辟瘟金汤”(后定名《鹤年甘露饮》无偿赠送灾民,长达半年之久。
年底,已73岁高龄的丁鹤年把鹤年堂交由儿子丁文勇打理。
明永乐六年(1408年),福建江西大瘟,死亡人数逼近十万人.十月份后,疫情逐渐北移。一些来自疫区的人涌进北京城.面对疫情,古人很重视各种预防和治疗手段,包括改善环境,注重预防,隔离病人等.
菜市口是当年的进京要道,也是外省人的聚集之地,鹤年堂为了预防瘟疫发生和扩散,连夜配置避瘟汤药,无偿向过往百姓赠送.为了过往军民饮用方便,鹤年堂在药铺门口设置一口大缸,每天清晨装满避瘟汤药,喝完以后,又继续熬制.这口大缸就一直放在鹤年堂药铺的门口.明代1408---1643年,共发生大瘟疫19次,清代从1644年至1872年,全国各地发生大瘟疫三百多次,每次都有鹤年堂大缸的身影.明朝医药名家张景岳在万历年间亲身参与了鹤年堂的第十五次瘟疫大救助,他形容鹤年堂赠药的盛况是”世人趋鹜鹤年堂”.
 鹤年堂给军民送汤药的传统也因此传承下来,鹤年堂在延续避瘟汤药的传统配方基础上,根据四时防病养生理论,配置不同的药汤:春季的避瘟汤,夏季的解暑汤,长夏的化湿汤,秋季的润燥汤,冬季的散寒汤.同时,丁鹤年还成功配置出爽口解渴又强身健体的天然中药保健饮料----鹤年甘露饮.
后来,鹤年堂的大缸在门口保留了数百年,按照四时配置各种汤饮.无论行人,商贩还是权贵名人,都可以随意饮用。鹤年堂送汤药于军民贫病者的善举,历经明朝、清朝、民国,一直传承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达540多年之久,无不为京城百姓所称道。人们将这口施药神器称为“避瘟大缸”。据传李时珍在太医院任职时,也到鹤年堂品尝避瘟金汤,清宫很多御医都曾到鹤年堂饮用此金汤。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占据东北的张作霖也差人到鹤年堂讨取避瘟金汤用于消暑。     
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1954年公私合营时期,当时大缸里面放有清热解暑汤,免费让顾客饮用.当时的北京儿歌谚语:”大热天儿,没地儿藏,赶紧快去鹤年堂,甘露饮、乌梅汤,随便喝来随便尝,喝一碗,暑气消,喝两碗,气通畅,喝三碗,寿命长“。

 

郑和下西洋与鹤年堂的故事


1409年(明·永乐七年)郑和下西洋。郑和三下“西洋”,将中国可治疗和预防疫疠的刮痧之法和《鹤年甘露饮》传入印度、斯里兰卡等国。明永乐7年(1409年),郑和率众2.7万余人第三次下西洋,从太仓刘家港出发,出使西洋27国。由于船队一出行就是两三年,大部分时间在海上航行,且多是南亚、西亚等国,这些国家由于地理气候原因,瘟病多发,前两次船员因为感染瘴疠而亡的人就大近千人,病者也甚多。所以,郑和一回到国内就四处搜寻可以防治瘴疠的药物。郑和是回族人,多年在宫廷行走,对回族医药较为熟悉,尤其是了解鹤年堂的避瘟金汤可以医治瘟疫患者后,立即赶往鹤年堂考察。
时任鹤年堂掌门的丁鹤年长子丁文勇详细向郑和询问瘟疫的基本症状,提供了三个基本方法,并介绍了避瘟金汤的机制、功效及使用方法,郑和了解后立即奏明圣上,请求上谕“着鹤年堂尽速配制,以做下西洋避瘟之用”。
丁鹤年父子考虑到金汤的熬制工艺要求高,在船上不宜操作,经过反复实验,决定把汤剂改为茶剂,这样利于方便携带和炮制,同时也考虑到船员们常时间在海上工作,容易疲劳,又在方中增加了补气养元的药物,命名为鹤年养生药饮。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主要是政治使命,同时也带有一定的经济目的,船队装载了很多支哦吧拐过宝武,丝绸,铜钱等,鹤年养生药饮也奉上谕上了宝船。鹤年养生饮在郑和船队航行中起到非常重要作用,船员们没有再感染瘟疫,劳累过度导下的人数也大幅减少,郑和把鹤年养生饮当作国礼献给满剌加(现马六甲)国王拜里米苏剌,国王视为珍宝,在宫中专用。为此,拜里米苏剌国王还在永乐九年协同妻子等540人来京朝贡。
自此以后的几次下西洋,郑和团队都把鹤年养生药饮作为必备之物。鹤年养生药饮也因此名扬海内外。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 [2-3]  ,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 。然而,关于郑和船队的航海目的、航行范围等史实以及对七次航行的评价,仍存在争议。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