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中医药文化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投票中心
药商“十三帮”的由来[ 2023-9-17]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85310

   “帮”作为名词的一个主要含义,是指多人组成的群体。具有一定组织化程度的“帮”,就是帮会。古往今来,对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最大的帮会是商帮,包括茶帮、丝帮、药帮等行业帮会。药帮作为运输和经营药材的行业帮会,虽然因商而得名,但还包含着人文、技艺等非商意义的文化要素。商业贸易含义的药帮,是药材市场交易规模化的产物。

祁州十三帮称谓的源头

追溯药商组“帮”的历史,要从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的药王庙说起。此庙宇初建于北宋初期,庙中供奉的药王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麾下的名将邳彤。庙宇建成后,香火逐渐兴盛,参与庙会的民众越来越多。每逢庙会日,周边的识药农民聚集在药王庙门前摆摊售卖自己采挖的药材。有些人的生意越来越红火,遂成为专事药材经营的药商。

明代以来,来祁州参与药材交易的各地药商逐渐增多,祁州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和流通中心,被药业界称为“天下第一药市”和“药都”。

至晚在清代中后期,祁州药市就开始用“帮”字称呼各地药商自愿组合的帮会性群体。祁州药王庙中所立的石碑和旗杆底座,大体记录了药商组帮的基本历程。清代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所立的《重修药王庙碑记》,碑文中有“山西帮”字样,另外还有“行”和“厂”两种集合名词,如“京通行”“山东厂”“黄芪行”。道光九年(1829年),各地药商集资在药王庙山门外竖立两根高24米的铁铸旗杆,其底座上铸有各地药商捐资者的姓名,其中出现了关东帮、京通卫帮、山东帮、山西帮、陕西帮、古北口帮、黄芪帮等7个药帮名称。

清代同治四年(1865年)所立《河南彰德府武安县合帮新立碑记》,记载了1861年至1863年彰德府武安县(今河北省武安市)药商组建“武安帮”的过程,其中说到此前全国药帮的情况:“凡客商载药来售者,各分以省,省自为帮。各省共得十三帮。”十三帮加上武安帮,当时已经有14个药帮了。此后,随着参与药材交易药商数量的持续增多,药帮数量在20世纪上半叶虽然不断有所增加,但当地人依然习惯于将所有的药帮笼统地称为“十三帮”。据安国老药工回忆,民国前期还活跃于药市的药帮,有关东帮、京通卫帮、山东帮、山西帮、古北口帮、西北口帮、陕西帮、怀庆帮、亳州帮、四川帮、宁波帮、江西帮、武安帮、广帮、福建帮、禹州帮、徽州帮等。祁州本地药商主要经营当地所产黄芪,因此称为黄芪帮。19世纪60年代至民国时期,祁州药市的药帮数量其实远远超过了十三个。

人们一直习惯以“十三帮”来称呼天下药帮,同数字文化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十三”是一个吉利数字。《周易》第十三卦为同人卦,其基本卦义是“人类相亲,与人和同;所求皆得,无不称心”。儒家典籍总称十三经,《孙子兵法》总共十三章,少林基础棍法称为十三棍法;佛教经书总称为十三经,佛教传入中国的宗派共有十三宗,十三层佛塔代表功德圆满。

同晋帮、徽帮等商帮名称一样,药商十三帮和关东帮、宁波帮等药帮名称流传到后来,已淡化了“帮”的组织层面涵义。当代研究者探讨怀庆帮、武安帮等药帮的兴衰历程和成败经验,通常以明代作为研究的起始点。事实上,明代还没有出现严格意义的药帮,所谓的“帮”已经被当作药商原籍属地的代名词。

禹州十三帮会馆的异地呼应

适宜中药材生长繁殖的河南省禹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药材交易活动。唐代孙思邈曾多年在禹州一带采药、行医。药王离世后,当地居民集资在城西南隅建造药王祠,殿内供奉着药王雕像。后来,民间盛传,凡是来禹州学医的人,只要到此瞻仰一下“药王”的圣容,给人治病便十治九愈。此地长期流传“医不拜药王不妙,药不到禹州不香”的说法。为了利用这块风水宝地,各地药商陆续来到禹州,在药王祠以北地带建立门面店铺。

明代初期,全国多地药商常来禹州售卖、采购药材,当地药市初步形成。崇祯十七年(1644年),各地药商开始在禹州筹建货栈。及至清代,活跃于近邻密县(今河南省新密市)洪山庙庙会药市的各地药商,接受了禹州地方官员的招商劝导,来到禹州参加药材交易大会,禹州药市的规模得以进一步扩大。

清代祁州药王庙会药市交易图(吉林省书画院卜昭禹绘)。

清代同治十年(1871年)伊始,参与禹州药市交易的各地药商,多次筹资陆续营建了由关帝殿、药王殿、演戏楼、厨房、养病院、阴宅院、道院、九龙壁、钟楼、鼓楼等组成的会馆建筑群。光绪二十年(1894年),会馆建筑群中竖立《创始碑记》,概略介绍会馆的建设过程,同时还言及“禹郡药材会之兴也,概始于乾隆二十七年”。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会议所完工,整个会馆建筑群最终全部落成。会议所的一块石额上,横向镌刻的“十三帮会馆”五个字为楷书大字,两边的竖向小字分别为“光绪癸卯年”“閤社仝立”(光绪癸卯年即1903年)。这块石额沿用了“十三帮”称谓,可以看作是对祁州药市将药商帮会统称为“十三帮”的一种业界呼应。

笔者查阅了商务印书馆2016年出版的《清代河南碑刻资料》第6册所收录的上述《创始碑记》,其碑文中未见“十三帮”字样。在禹州,“十三帮”之名有没有可能出现于1903年之前?目前尚未找到能够给出确切答案的相关史料。另外,禹州十三帮会馆所指的“十三帮”具体包括哪些药帮,《创始碑记》的碑文中未予涉及。目前,禹州药业史各种回顾性研究资料所列出的药帮名称,有药行帮、药棚帮、甘草帮、党参帮、茯苓帮、丸散帮、江西帮、怀庆帮、祁州帮、陕西帮、四川帮、老河口帮、汉口帮、宁波帮、商城帮、亳州帮、金陵帮等,药帮总数同样远超13个。将这些药帮名称与祁州(安国)药市的相关药帮名称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只有江西帮、陕西帮、亳州帮等少数几个药帮名称是重合的。很显然,禹州的“十三帮”并不等同于祁州的“十三帮”。在禹州,专营一种药材的药帮多于祁州药市,还出现了专营中成药的丸散帮。另外,此地的药行帮、药棚帮等帮口名称也是祁州药市所没有的。药行帮的经营手段以存货为主,药物品种齐全,客商选购后药行代为发往各地。药棚帮的药棚分为拆货棚和洋货棚,分别零售本土药和来自海外的洋药。

禹州十三帮会馆石额。

清末民初,活跃于祁州药市和禹州药市的药帮,数量都在20个左右。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广东海关官府招募13家较有实力的商家,组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方外贸专业商行——广州十三行。后来,入行商家数量虽时常变化,少则4家,多时20多家,但“广州十三行”始终是这个商业团体约定俗成的称谓。在湖北省沙市,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商业帮会,也一直使用“十三帮”之称。“十三帮”之名在商界和民间能够长期沿用,表明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和坚守。((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王续琨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于立伟 北京中医药学会)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