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政策声音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投票中心
听6位“最美医生”讲述护佑生命的故事——修医德、行仁术,增进百姓健康福祉[ 2022-8-22] 作者:admin 字号:() () 阅读量:76193

健康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向往和普遍追求。医疗卫生工作者是人民生命健康的守护者,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对首个“中国医师节”作出的重要指示所强调的,长期以来,我国广大医务人员响应党的号召,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在疾病预防治疗、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涌现出一大批医学大家和人民好医生。

近日,中宣部、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布2022年“最美医生”先进事迹。让我们走近其中6位杰出医者,感受医者仁心的强劲脉动、聆听健康中国的跫跫足音。

医乃仁术,不做“冷冰冰的医生”

讲述人: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原主任、主任医师 许润三

小时候一次寻医问药的经历,让我被祖国医学的神奇和魅力深深吸收,拜入江苏名医崔省三门下,自此和中医结下了毕生缘分。后来,我还根据“诗书典籍以润屋、救人治病以润德、饱学大度以润身”,把名字改成了许润三,以表明志向与心意。

新中国成立后,我在家乡开设中医诊所“锄杏斋”,解决当地百姓缺医少药的难题。后来,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各种疑难杂症都有,我很快感到自己知识不够用,用现在的话来说,想要“充充电”。于是,1953年我进修学习西医,提高了临床诊疗技能。后来,我考入南京中医学院医科师资班,毕业后被选派到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工作。1984年,我调入刚成立的中日友好医院,创立了中医妇科并担任主任。

如何让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在现代诊疗中充分发挥出来?我思考着,摸索着。在日常诊治中,我看到许多不孕症妇女深受折磨与煎熬,便决定把研究方向聚焦在输卵管不通导致的不孕不育上。我循着中医传统辨证和输卵管局部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路,在张仲景经典名方“四逆散”的基础上加入通络之药,辅以理气活血、通畅气机、化瘀通络等手法,治愈患者数万人次。

医乃仁术,这么多年来,“济世救人,不乘人之危”的医训始终牢记在我心里。我时常嘱咐学生们体谅患者的不易,不能做“冷冰冰的医生”,诊疗要有温度和人情味。同时,要勤学善悟,既要关注中西医的现代研究,又要精勤于临床实践,这样才能融会贯通。

今年,我已经96岁了。我还要坚持,还要加倍努力,尽自己所能每天多看几个病人。对我来说,这就是为社会做贡献,就是为人民服务。

泽库草原上的“曼巴小马”

讲述人:青海省黄南州泽库县人民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马文义

1995年,我从青海省黄南州卫校毕业后,被分配到条件艰苦的泽库县。时光飞逝,到今天为止,我已经在平均海拔3700米的泽库草原上行医问诊27个年头了。

刚到草原那会儿,因为语言不通,我给藏族患者看病时总得请别人翻译。为了掌握病患的第一手信息,提高诊疗准确度,也为了少给别人添麻烦,不久后,我就缠着院里的藏族同事教我学习藏语。学了一年后,我基本摆脱了翻译,能直接和患者交流了。现在,我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藏语,下乡巡诊时,还能用藏语为藏族群众讲解医疗惠民措施和医疗保健常识。

泽库县地处偏远,医疗卫生条件比较落后,医务人员紧缺。为了满足患者需要,我从一名普通外科专科大夫,渐渐成长为兼顾内、外、妇、儿、骨科的“全能选手”。

2013年,64岁的尕洛卓玛因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入院,情况危急。我带领同事们紧急施治,经过3小时手术后,患者终于转危为安。还记得那一天,我接连做了四台手术,虽然十分疲惫,但看到患者恢复健康,我觉得万分值得。

多年来,我和同事们先后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左叶切除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术、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截肢手术等泽库县首例大型手术,做到了很多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特别让人高兴的是,现在的泽库县人民医院,不论硬件水平、医疗技术,还是科室设置、信息化改造等方面都得到了大幅改进。通过“把人员送出去、把老师请进来”,医院形成了长期的人才培养方式,现在,我们也有了“带不走的强有力团队”。以前因为缺乏人才,医院手术量很小,这几年可大不一样了。仅就去年来说,三四级手术已占到总手术量的34%,在青南牧区排名第一。医疗水平提高直接惠及了当地百姓,现在一般常见病在县里就可以治疗,百姓们再也不用为看病住院发愁了。

我特别喜欢当地百姓管我叫“曼巴小马”(“曼巴”,藏语意为医生),这让我感觉很亲切。我给藏族患者们诊疗、做手术的时候,他们一见到我,总会把帽子摘下来。摘帽在当地是一种最高礼仪,每当这时候,我都满心感动。

从医多年,我的工作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认可。一位76岁的病患曾对我说,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交到我手里就很放心,这份信任让我铭记于心;有一次,我在山里遇到风雪迷路,是牧民把我救了出去,让我取暖、给我吃穿,还用摩托车把我送回县城……我热爱这片草原,愿一辈子守护草原儿女的生命健康。

逐光而行,让更多人共沐阳光

讲述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眼科主任医师 周行涛

在眼科领域工作了30多年,我深刻感受到,近年来近视患者、近视手术越来越多,并且有往低龄化、高度近视发展的趋势。

面对青少年居高不下的近视率,怎样将近视防控的关口前移?这是我和团队的努力方向。2003年,我率先带领团队在国内建立了儿童与青少年屈光发育档案和动态数据库,50余万动态数据覆盖了华东地区青少年,在国内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我还带领团队建立了福利院爱眼小组,每年为残疾儿童进行多次义诊。

在我看来,无论是儿童和青少年的近视防控、成年人的近视矫正,还是中老年人群的眼健康维护,都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眼健康服务工作,要早筛查、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为了让近视矫正技术造福更多患者,在国家和医院的支持下,多年来,我已“手把手”带教出国内外500多位眼科医生。我们也多次在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特殊角膜接触镜大会上,向世界展示来自中国的努力与成果。

在这个科技迅速进步的时代,我们要充分发展好互联网远程医疗、智慧医疗等现代技术,让各科医生联动起来,让健康事业惠及更多百姓。为此,我们牵头筹建互联网医院,成立国内首家五官科互联网医联体,建立5G+裸眼3D远程诊断和教学系统,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

如果跟着光走,就不会生活在黑暗里。能与更多的人共同沐浴光明,是我毕生最大的心愿。风雨中即使有再多困苦,为了心中的梦想,我依然会迎难而上。

一条“生命热线”,支撑无数病患

讲述人: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艾滋病治疗中心主任、主任护师 胡敏华

2000年,我所在的医院被确定为江西省艾滋病治疗中心,我被任命为首任护士长,开始从事艾滋病护理工作。结合多年的临床护理工作经验,我摸索建立了艾滋病门诊、接诊流程和护理常规等工作制度。

大家知道,艾滋病患者特别是新发病人刚确诊感染时,普遍对疾病十分恐惧,也会产生强烈的耻感,这让他们的身心备受煎熬。能不能给他们一个可以倾诉、宣泄的出口?为此,我们开通了专门的热线电话。

通过这条“生命热线”,我们挽救过多位一心求死的青年,支撑起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帮助一些未确诊的人群消除了恐惧。后来,我们又成立了创新工作室,开通了网络新媒体平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科普服务。现在,我们的微博粉丝已超过了7.5万人。

2010年,医院设立了艾滋病房,我们尝试着为病友们做一些量身定做的个案管理,提供力所能及的个性化帮助,并建立了患者从筛查确诊、建档,到随访、复诊等全程全面的服务流程。

同时,我们还有针对性地为这些群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人文关怀和心理干预帮助。比如,建立“医院、疾控中心、家庭、志愿者”四位一体、线上线下互动的工作模式,组建抗艾服务队,发动一些病友成为志愿者,帮助其他病友,让他们更好地自我管理,规范自身行为。我还牵头设立了“艾友”“温馨家园”,定期开展健康宣教、科普沙龙等线下活动,方便病友沟通交流。

20多年来,我的手机里已经储存了1000多个患者和家属的电话,也和很多病友成了微信好友。我衷心希望更多人科学认知艾滋病,给予病人更多的支持和关怀,为他们创造更宽松、更温暖的生存环境。

“红医精神”让我挺身而出

讲述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丁仁彧

中学时,因为爷爷患胃癌去世,我萌生了学医的想法,后来如愿考入中国医科大学。入校第一天,我就被毛主席为学校的题词“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深深震撼。那时,我对题词的理解还不是很深刻,而经过了多年从医经历的洗礼,这句话已经成为我的座右铭。

在学校里,得益于辛育龄院长、吴天一院士的榜样作用和导师马晓春教授的悉心教导,我对“红医精神”的认识不断加深。今天,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传扬“红医精神”,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放在首位。

2017年,我成为辽宁省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队员。在援疆的一年时间里,我和队员们救助了800多名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其中有80多岁的畸形胆囊炎、胆管炎、合并左心衰的老人,有重症感染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产妇……只有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能为边疆百姓所做的事情,这让我充满了从医的成就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主动请缨,担任辽宁援鄂重症医疗队队长,带领150名来自全省重症医学专业的医护人员,奔赴武汉抗疫前线,全力救治危重症患者。作为国务院新冠肺炎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专家,我还先后奔赴内蒙古二连浩特、满洲里以及辽宁葫芦岛等地,指导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

身在ICU,我每天面对的都是生死一线的患者,这场“决战”中,我只有一个信念:想尽一切办法把患者救回来。今后,我会继续发扬“红医精神”,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

当好抗击疫情的“参谋部”

讲述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家流调专家队代表、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党委书记、研究员 卢金星

武汉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疫情仍在国内其他地域陆续发生,呈现出点多、面广、范围大的特点。这对我们的流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那时,当一个地方发生疫情后,流调队伍大都是临时组建的,人员数量不足、经验不足,能力更是参差不齐,非常有必要组建一支国家的专业队伍进行指导和传帮带。

基于此,去年9月18日,国家卫健委会同国家疾控局遴选了一批在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分析、实验室检测等领域专业能力强、实战经验丰富的专家,组建了国家流调专家队。专家队分片区对口包干、随时待命,一旦有地方报告疫情,就以最快速度赶赴现场,支援疫情发生地迅速开展流调溯源、风险排查、疫情研判工作,提高疫情处置的科学、精准水平,力争以最短时间、最小成本控制住疫情传播。

现在,新冠病毒变化较快,传播能力和隐匿性更强了,要想把疫情控制住,更要在“早”和“准”上不断下功夫。如果抗疫是一场战斗,那么流调队伍就是信息情报系统或参谋部,地方队伍就是侦察兵和情报员,把挖来的信息提供给国家专家队分析。换句话说,流调的作用就是锁定源头,探明传播途径,然后探清风险人群、风险点,进而准确分析态势。

信息技术对“快”和“准”的流调贡献很大。疫情防控需要一个大型信息平台,统筹核酸检测、流调溯源、转运隔离、医疗救治、后勤保障等各方面信息。这些信息看似彼此无关,实际上是相通的。在现实中,建设社区数据库、隔离点数据库……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当前,疫情还没有结束。要想取得最后的胜利,除了专业队伍发挥作用外,更需要全体人民坚定信心、积极参与。我们相信,只要齐心协力,一定能够迎来盼望中的胜利时刻。(光明日报)



给我点赞


调查活动组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