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远市中医院1号楼2楼功能科都会迎来众多开展各类功能检查的患者。医务人员操作仪器设备,一拍、一照,患者的B超、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检查完成,经医师检验分析完毕,便可为医生诊治患者提供重要参考,实现精准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这个设置在门诊旁的科室,距离门诊患者近、人流量和工作量大,承担着对疾病的诊断、疗效的观察及人体功能的检测等功能和职责,集各类功能检查为一体。在清远市中医院功能科主任柳健看来,“如果说医院是一个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战场,那么功能科就是奋战一线的医学‘侦察兵’,充当着诊断的‘眼睛’”。
医疗质量放第一位 配备齐全先进设备
清远市中医院功能科设备齐全,下设有超声室、心电图室、肌电图室、脑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听力室、肺功能室、脉图诊断室及心理测量、睡眠呼吸监测系统、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等。
柳健介绍,功能科技术人员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将医疗质量放在第一位,密切配合临床开展各项工作。平均每个月为患者进行检查2万多人次,随着新冠疫情防控措施进一步优化,功能科过道两旁座椅上常坐满人,开展检查的患者也比前两年更多了。“据我们不完全统计,预计今年到功能科开展检查的患者人次比去年增长10%。”他说。
工作量不小,各类功能检查如何才能又快又准、保质保量?一方面,功能科配备齐全且先进的各项设备;另一方面,则是打造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业务水平高、学术梯队健全合理的专业技术队伍。目前,功能科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主管)医师8人,医师9人,技术人员8人。
一根细穿刺针,几分钟就能解决肝囊肿问题,这是功能科常态化开展的超声引导下微创穿刺术,实现治疗时间短、痛苦小,能有效避免部分患者因传统外科手术创伤大带来的痛苦。这种治疗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一根针即可解决问题。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较低,尤其适合年龄大、基础疾病多、不能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
就功能科未来发展,柳健描绘这样的新蓝图:“我们还将带领功能科全体人员不断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和水平、突破技术瓶颈,为医生诊断提供客观精准依据,当好临床医学的‘眼睛’,未来争创市重点专科。”
优化服务做“加减法” 提升患者检查体验
在功能科,由于要承担各个科室为患者开出的检查任务,“多对一”任务汇聚,常常可以看到过道上坐满等待接受检查的患者。针对就医检查的各个环节,功能科实行提前预约制度,对相关检查的时间进行提示,让患者“心中有数”有序开展检查。为进一步缩短检查等待时长,功能科增加了仪器设备,安排更多的医务人员值班值守。
在患者“看不到”的环节,医务人员同样马不停蹄。检查完毕后,进入各项具体指标的检测分析,功能科投入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可完整高效地实现影像图像采集、影像归档、设备间数据交换、影像数据显示与查询等功能。
“以往传统诊疗模式下,需要人工搜索影像片子,逐项数据录入,如心脏彩超测值就接近30个数据,耗时费力还容易出现误差。”PACS系统采用前后的对比,柳健及其他医务人员感受最为明显,“如今可以系统自动抓取测值,录入时间大大压缩,资料的归类和整理变得简单方便,影像资料的分析效率和准确率大大提升。”
此外,功能科还通过开展满意度调查,听取患者反馈和意见,通过坚持问题导向,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正视问题,并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在提升医疗服务方面,功能科已针对各个环节进行优化,多措并举实现就诊检查时长进一步压缩。”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清远市中医院作为当地三甲中医医院龙头单位,充分发挥自身设备、技术、人才等优势,对于基层医疗单位的不断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作用。
以功能科为例,通过联合清城区横荷、源潭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组建中医联盟或专科联盟,每月派出医疗技术骨干赴联盟下属医院进行业务指导;联合洲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双向转诊协议,进一步打通双向转诊通道,让市三甲优质医疗资源进一步辐射到基层,惠及更广泛的患者。
采集:成谕福/文 静
图文:成谕福/南方+记者 陈国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