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肿大,指节变形,十个手指难以伸直,手背贴着一块风湿膏药。这双手的主人是今年107岁的抗战老兵宋鸿基,手的病根是在抗日战争时因为做手术浸泡消毒水太多而落下的。
医生以手术刀为武器
宋鸿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人,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退休主任医师。如今的他仍精神矍铄、耳聪目明,“身上最不听话的就是这双手了,一下雨就痛”。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当时,宋鸿基正在广西省立医学院求学。受到日寇入侵影响的医学院校名先后4次变更、校址7次迁移,全校师生颠沛流离,借用民房、戏院、会馆和自搭的草棚坚持学习。在一次迁移中,宋鸿基负责押运的车辆遭遇日军空袭,物资被烧毁,宋鸿基滚入路旁水沟才逃过一劫。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和同学们日夜盼着学有所成,抗日杀寇。”1943年,宋鸿基从广西省立医学院毕业后,毅然应征入伍,逐渐成长为柳州第四战区医防大队第二中队分队长、少校军医。他说,“没有国哪有家。前线的战士以枪炮为武器,后方的医生以手术刀为武器。对一名医生来说,救治伤员,保障部队战斗力,就是为抗战作贡献”。
1945年年初,宋鸿基脱离医防大队,加入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负责难民救治和黔桂公路伤员抢救工作。
有两个场景永远留在宋鸿基的脑海中:“当时正值冬天,难民一路逃难而来,脚都被冻坏了,被迫截肢的为数不少。还有一对相依为命的母子,母亲不幸得了斑疹伤寒,小孩爱母心切,到处奔走,烧香拜佛,边哭边祈祷,但她的母亲还是病故于难民医院,甚是凄凉。”
抗战期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从武汉迁至贵州图云关,成为最重要的医疗救护中心。最高峰时,有4000多名中外医护人员聚集在这里。
宋鸿基回忆,那时条件很艰苦,医生吃糙米、住茅房、点菜油灯,晚上加班加点,累了就用冷水洗脸浇头。宋鸿基穿一身烂棉衣,曾被误认为是难民,但他毫不在意:“我是医生,手术台就是我的抗日战场。只要能参加抗战,做难民也行。”
从医不悔 初心未改
“从医不悔”,当挥毫写下这四个字时,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院宝”宋鸿基开心地笑了。
宋鸿基与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同龄。1951年,历经战火的宋鸿基来到这里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那时,医疗条件很差,医院的学科门类也不齐全,很多学科都是空白。”宋鸿基回忆,彼时医院并没有耳鼻喉科,自己成了该科的创建人。
20世纪50年代初,南宁流行白喉病,近200名危重患者被陆续送至医院,几乎全是儿童,需要紧急进行气管切开手术。宋鸿基和同事争分夺秒全力抢救,有些来不及送到手术室的患者就在门诊进行手术。最终,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在宋鸿基的带领下,该院耳鼻喉科打赢了与白喉病的遭遇战,科室逐渐发展壮大。作为广西耳鼻咽喉科开创者之一,多年来,他陆续培养、带教了一批年轻医生,使得五官科人才队伍逐渐壮大。
“执着地追求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是医生应有的天职和精神。”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早就深深融入宋鸿基的血液,成为他始终不变的执着追求。
如今,虽已107岁高龄,宋鸿基仍每天读书看报,关心国内外大事,关注社会发展。宋鸿基说:“只有国家强大了,人民才能底气足、腰杆硬。我相信,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