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专访吴以岭院士:脉络学说指导心血管病防治取得系列重大成果

中国卫生健康网    2024-2-20 字号:() () 阅读量:90754

  日前,新华网播发了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的专访。吴以岭院士在采访中介绍了中医脉络学说以及由他主持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

  

脉络学说为心脑血管病治疗提供新方案,被列入国家973计划

吴以岭院士介绍,中医的“脉”与西医的血管概念具有同一性,遍布人体全身,主要负责运行血液。脉络就是血管的分支,包括微血管、微循环。

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吴以岭院士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首次构建了对血管病变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等重大疾病防治具有指导价值的系统理论——脉络学说。同时提出脉络学说的核心理论——营卫理论,系统揭示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及治疗规律,建立临床辨证、诊断标准、用药规律,提出“孙络——微血管”是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的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形成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血管并发症防治的系统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吴以岭院士团队研发出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通心络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的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的芪苈强心胶囊等创新中药,开辟心脑血管病有效防治的新途径。

在脉络学说的指导下,吴以岭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完成了“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基础研究”和“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阜外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武汉大学、南京医科大学、中山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中国医科大学等大量西医专家的参与,10年间积累了超过3.3万条实验数据,证实了通络药物对高危因素致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斑块内微血管滋生、心律失常微血管损伤、心力衰竭微血管损伤等微血管病变均有显著干预作用。

  

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坚持不懈地循证研究终于结出硕果。2020年,由吴以岭院士作为第一主研人完成的“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获得了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该年度生命科学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循证医学研究证实,通络药物在解决心血管领域急性心梗、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国际医学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治疗心律失常领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性早搏伴心功能不全”465例循证研究证实,参松养心胶囊在减少室性早搏的同时改善心功能,为这一国际临床难题提供新的治疗药物。“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伴室性早搏”333例循证研究发现:可有效减少室性早搏,提高心室率,填补快慢兼治、整合调律药物治疗空白。

在治疗慢性心衰领域,“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512例循证研究证实,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治疗可使N末端脑钠肽前体降低超过30%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增加16%,心血管复合终点事件(死亡、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因心衰入院等)发生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国际循环权威杂志《美国心脏病杂志》编辑部配发评论文章,引起医学界极大关注。

2023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上,公布了“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评估研究”的成果。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研究方法,首次完成芪苈强心对慢性心衰复合终点事件的3119例临床循证研究。结果显示,芪苈强心联合标准化治疗降低慢性心衰主要复合终点事件发生风险较对照组下降22%(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降低心衰恶化再住院风险),为改善慢性心衰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2023年10月,一篇通心络的研究论文在全球四大顶级医学期刊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刊出,国际医学界反响强烈。“通心络胶囊显著降低急性心梗患者死亡率”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3797例循证研究结果显示,通心络显著降低30天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再次心肌梗死、紧急冠脉血运重建和脑卒中)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30%;研究一年时,通心络持续降低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36%,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27%,为改善急性心肌梗死远期预后提供有效治疗药物。

吴以岭表示,通心络、参松养心、芪苈强心这三种中药已经在很多国家注册。中药走向国际,先要解决创新,只有拿出过硬的疗效证据,才能让国际认可。脉络学说从理论创新到实践,再到走向国际,为中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提供了示范。

 

采集:燕 非/文 静 

编辑:金 婵

供稿:以岭药业   

来源:新华网



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