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热点推荐:
医养结合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医养结合
【战疫者】赵玉虹:筑牢防控和救治两条防线[ 2020-8-18] 作者:中国卫生健康网 字号:() () 阅读量:3436
 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一直坚持疫情防控、疾病救治两线作战。盛京医院党委书记赵玉虹告诉记者,目前,医院正面临疫情和恢复正常诊疗秩序的双重压力,必须坚持“只要疫情不散,医护人员就决不撤退”,同时要在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有效复工复产。      不漏一例是金标准   作为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盛京医院此次是辽宁省新冠肺炎省级医疗救治定点医院。疫情暴发后,尤其是春节期间,该院的急诊和发热门诊24小时开诊,门诊部分诊室开诊,成为这一阶段辽宁省看诊量、看发热量最大的医院。“现在是撑过来了,但当时很有压力,两线作战最大的难点在于筛选压力大”,赵玉虹说,“到元宵节前,我们看了3.7万名患者,有1.7万名是各种发热患者。”   “开始时,我们严格考察是否有武汉史、湖北史,有的就放到发热门诊,没有的放到急诊和其他科室”,不过,赵玉虹说“这很悬”。比如,盛京医院接诊的一位新冠肺炎患者完全没有接触史,按照当时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无需做检测。“但是,我们发现他是出租车司机,可能是高危人群,医院通过CT检查也高度怀疑,后来,我们坚持了自己的判断。”   实践中不断发现的问题促成盛京医院对整个流程进行不断优化。赵玉虹表示,没有范式可循,只有时刻警惕,分析研判,随机应对,不漏一例才是金标准。   优化的第一关是预检分诊,率先制定了预检分诊的流病调查表单。然后,盛京医院把预检分诊与发热门诊、发热病房、急诊急救、缓冲过渡病房有效联结、无缝衔接、全力抗疫。   “发热、高度怀疑、有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到发热门诊就诊”,赵玉虹说,医院实行了“大发热门诊”模式,即预检分诊+急诊发热门诊+隔离发热门诊,没有流行病学史等不符合疫情筛查标准的前往急诊发热门诊接续治疗,如怀疑感染,则送至隔离发热门诊隔离监测治疗,从而实现对患者的分流,减少患者人群内部感染机会。   在全力保证危急重症及时有效救治,同时收治肿瘤疾病、血液病、慢性病及重症孕产妇等的前提下,医院按“三筛查二审批一单间”的原则收治择期患者:三筛查是进入楼宇人员包括科室人员体温筛查、住院前患者疫情筛查及陪护家属疫情筛查,二审批是每日医务部对平诊入院患者及择期手术患者进行审批,一单间是指疫情期间“应收尽收”单间隔离管理,做好院内防控。   “有一些患者虽然没有流行病学史,但是有其他病症、无法排除,我们还设了一个特殊的关卡叫综合过渡病房,也叫缓冲病房”,赵玉虹表示,医院清理出了两座楼作为过渡病房,流程和后勤改造第一时间跟上,甚至一栋楼里也要分层分区,以保证有发热隐患的急症、重症患者得到及时诊治。   是危机,也是大考   “在两线作战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危机,也是大考。”赵玉虹说。   最重要的就是人力紧张。盛京医院是辽宁省驰援武汉医疗队员最多的医疗机构,累计派出205名医疗队员,而且都是医疗服务的精兵强将,这使得医院各科室,尤其是重症医学、呼吸科等核心科室医务人员出现不足,“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始终坚持全院一盘棋是十分正确且必要的”,赵玉虹说。   为此,盛京医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政治保障组、临床专家组等10个工作组,同时间赛跑,形成人民战争全院动员的强大合力。   “管理就要有系统思维,所以我们领导小组下设,第一个就是政治保障组,基层党组织要站在最前面”,1月30日,盛京医院党委发出《关于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充分调动医院医务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积极性,“我请战”“让我上”“我一定胜任”一度成为盛京人的常用语。   防控物资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弹药”。年前,盛京医院就明确了“宁可买了用不上,不可用时无可用”方针,责成物资管理工作部、药学部等相关部门积极联系防护物资和药品的配送公司,积极备货。   虽然抢占了先手棋,但是后来随着疫情的进展,还是不可避免地遇到了防控物资缺口很大的实际困难。“当时援鄂医疗队队员要自己带物资,我们最紧张的时候全院只有40套防护服,一名队员一周就要14件防护服,医院自己的发热病房也需要。随后,通过自行采购、在院供货商捐助、院内及校友会捐助、省卫生健康委等上级部门调拨、社会捐助这5种途径,医院尽最大可能获取物资。   疫情期间,10个工作组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赵玉虹告诉记者,“在我的信念里,就是要带领全院员工筑起一道救死扶伤的医疗防线。”   恢复正常秩序要有串联思维   记者采访当天,赵玉虹刚刚开完会,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盛京医院把进一步恢复正常诊疗秩序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   赵玉虹表示,疫情防控形势持续积极向好,但随着社会应急响应级别的降低,对医疗机构的压力不降反升,由于医疗服务的特殊性,防控救治和恢复医疗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胶着的关系。   “现在,我们的医疗量在不断加大,日门诊量达5000人,与平时1.2万人相比,达到了40%~50%”,赵玉虹说,虽然所有科系都开了,但是量还达不到,“以前可以很密集的看诊,有的诊室可以是两个医生,现在必须一室一医一患,间隔设置也要以不准人员聚集为前提,非重症手术必须择期。”   因此,医院明确了近期工作方针——一手抓疫情防控工作,一手渐进有序恢复日常医疗服务。为此医院采取了一系列预约挂号、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等措施。   “复工复产要有序,不开不行,但是开满也不行”,赵玉虹表示,当面临疫情和恢复正常诊疗秩序的双重压力时,医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除了有担当,还要提高应急能力。“门诊怎么管,拥堵之后怎么开门,怎么分时段,怎么排队,要有并联思维而不是串联思维,要动脑筋,不能非黑即白,要杜绝‘无’和‘全’思维。当然,这也是好事,因为真金都是从大考中淬炼出来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党委书记 赵玉虹)


给我点赞